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体验式”教学和互动学习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和学习技巧,还要求教师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是与感受来理解道德与法治带来的情感渲染,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参与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课堂体验,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此,就需要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与体验式教学互动学习进行有效结合,以全面提升小学思政教育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体验式”教学和互动学习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体验式”教学;互动学习
一、“体验式”教学概念分析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任务为驱动,多个活动相串联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在于让学生沉浸在课堂教学环境,自己去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奥秘,确保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了解这些知识的规律等,进而帮助更多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需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同时还要还原教学内容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可以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进而实现小学生掌握有效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技能。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体验式”教学和互动学习意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小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提升学生学会辨别生活中的善恶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技能和生活常识、过程等相结合,从而感受道德与法治所带来的精神内涵。
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体验式”教学能够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来诸多的活力,而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深刻地体验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精神与情感,还能使得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丰富化,从而轻松地带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体验式”教学和互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构建高效的课堂,同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不利于优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在体验式教学中,应注意改善这种情况。通过构建体验式课堂,为学生营造更加和谐的师生氛围,加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参与,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体验式”教学和互动学习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道德与法治学习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阶段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越来越重视,目的是让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中的知识、技能有所感知,并且让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产生兴趣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而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中,与小学生认知、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让小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意境。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快速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互动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推翻帝制民族觉醒》时,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和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组织学生辩论赛体验活动,选择的主题是“党史教育是理论优先还是实践优先”。确定辩论题目后,按学生意愿分组。之后,给每个小组的成员留时间准备。在准备过程中,辩论组成员安排辩论的顺序和相关要点。经过准备,辩论正式开始。双方辩手轮流发言,不同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对参与辩论的同学和观看辩论的同学都有很大的好处,也让大家对党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样,通过在课堂上组织辩论赛体验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辩论赛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同时也听取别人的意见,对党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思维的健康发展。
(二)寓教于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的运用,对于小学阶段的思政课程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而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其接受程度不高。因此,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局限性,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出发,将生活与道德与法治知识充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触景生情产生共鸣。从而萌发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不知不觉地投入学习中。游戏就是最好的辅助手段,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游戏教学能够有效地趣味化道德与法治知识,成功吸引学生眼球,进而促进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方式。但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应根据道德与法治作品内容和小学生成长特征妥当地确定游戏方式和内容,使得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游戏内容,轻松参与,从而提高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可爱的小动物》时,通过探索关卡和寻找宝藏的游戏,学生根据提示猜测动物的名字,然后根据动物的特征相互交流。通过互动学习交流,达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教育意义。游戏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也就是在游戏中学习,从游戏中寻找道德与法治的乐趣,整个课堂其乐融融,学生心情在道德与法治中得到放松,增强其道德与法治欣赏的体验感,同时也提高其道德与法治素养。
综上所述,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重新审视教学方案,根据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从小学生成长特征出发,及时地调整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全方位学习感受与体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使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深刻体验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个人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艳芬.体验式教育视域下小学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论刊,2022,13(02):100-101+104.
[2]钱伟云.小学高年级思政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2(35):85-86.
[3]林杯秀.小学高年级思政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教师,2021(7):74-75.
[4]孙吉起.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政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科幻画报,2022(05)
[5]刘雅静.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思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品位经典,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