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分析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数学思维是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数学思考方式。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理解;二是对数学基本方法与结论的论证;三是对数学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四是发现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五是具有质疑问难的批判思维;六是形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路径
引言
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迎来改革与创新,需要小学数学老师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低段数学教学进行优化。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老师既要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更要从学生未来学习与终身发展角度注重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展现出数学作为工具学科的学习价值。
1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意义
受家庭教育和小学生个体性格差异的影响,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学情”差异表现明显。从生理学角度来说,6~12岁小学生受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其生理、心理发育速度差异较为明显,导致其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发展呈现不同曲线结构,也使得小学生个体学习习惯、认知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展现效果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能够加速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学情”较好的学生,能够紧跟数学教师的教学思路,并能够以“举一反三”的方式,迅速掌握课堂讲解的关键性内容与核心知识点。而部分数学“学情”较弱的学生个体,在理论知识点掌握方面表现较为吃力,并且对稍具难度的数学知识点“望而生畏”。针对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发展的不同,教师应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思维培养,为学生建立直观的数学思维模型,使学生个体能够通过自主思维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以逻辑思维拓展的方式转化为直观且易于理解的知识点,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个体的数学敏感度,促进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兴趣的养成与发展。因此,从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对小学生数学思维与创新意识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
2.1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弱
在多数的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是重点知识内容的传授,关注的是学生成绩的提升,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却没有得到重视,当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解题速度较慢,思维条理性较差,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的纰漏也较多,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较慢,思维能力比较弱。
2.2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托于教材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不可忽视的是,教材的编排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特点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教师没有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落实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和创新,而是一板一眼地讲解,由此使得教学缺乏系统性,小学生的逻辑思维难以实现有机构建。且通常在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情况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学生往往是在一条思维路线上跟随教师前进,而没有延伸出更多的思维分支,由此使得小学生的思维受限,不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形象思维的有效发展。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3.1开展游戏教学,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常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在一个轻松、融洽、愉悦的环境中才能够具备良好的效果,在此期间,教师应当构建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环境,以此才能够引领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成长、发展、提升,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实施启发教育,可结合游戏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前实现对学生思想、思维的预热处理,一旦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完成思维思想的活跃提升,便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快速找到切入点,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3.2数形结合,拓展小学生思维深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不可忽视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首先应该基于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展开深度的探索。基于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小学生能够立足于抽象的知识内容,在脑海中形成具象化的模块构建,切实把握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构建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板块和体系,进一步走近数学本质,深入剖析数学问题,拓展小学生的思维深度,拓宽小学生的思维空间。
3.3引导观察比较,推动思考分析
数学教材是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媒介,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源泉。小学数学教材在编绘时采用了大量的插图来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不仅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直观形象的各种图案中,降低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同时也借助教材插图来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去进行思考与感知,推动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之旅演化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之旅,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除了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显著提升之外,也能够引导小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思维、想象思维、逻辑思维运用于日常的生活以及其他学科学习中,为小学生的后续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稳定的思维基础,提供有价值的思维支撑。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教师要格外重视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多样化的活动推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丰富其学习体验,强化其学科素养,突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2(36):2.
[2]黄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1,No.545(01):140.
[3]张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展望,2021,27(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