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探索
摘要:传统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以应试为主要目标,作业量大而质低,形式单一,答案具有统一性,缺乏吸引力,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语言的交流作用无法体现。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作业设计应发挥育人功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新课标》;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2021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1]。值得注意的是,作业本身无罪,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说,作业确实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双减”应运而生,这既是学生的福祉,又是给教师和学校等教育工作者新的教学方向[2]。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3],提出作业设计应统筹兼顾单元教学整体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
作业内容独立性过强表现。首先,没有关注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而是将每个单元割裂为独立的个体;第二,作业局限于本学科,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与关联性;第三,作业仅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过于关注应试教育,而忽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及语言的交流作用 [4]。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方式均以应试教育为重心,大多数为阅读等枯燥无味的作业,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兴趣。驱使他们完成作业的动力大多来源于外在动机。环境资源的特异性同样导致作业的低效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因此,同样的作业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完成时间和完成难易程度会出现差异。
三、“双减”背景下符合《新课标》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要求
“双减”政策提出作业设计应当提高质量,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分层、弹性和个性化设计,因材施教,坚决杜绝单一、机械、重复性甚至惩罚性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此外,教师应明确“减”量而不是“质”,作业的内容和知识体系不能被切割。同时,作业设计应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控量提质、增加选择、协同推动;其改进涉及多个主体,如区域、学校、家长等,但一线教师和学校在作业改进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5]。
四、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探索
本文以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为例提出三个层次的作业设计:预习感知类、巩固应用类、拓展创新类。本模块一共分为3个单元,共5个课时,其中1-2课时和3-4课时包括预习感知、巩固应用、拓展创新三个类型的作业,复习单元分巩固应用和拓展创新两个类型的作业。根据新课标“单元教学整体性”的要求,每个课时的作业设计对单元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或重组,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和发展性。
(一)预习感知类
本案例中一共设计了两个单元的预习感知类作业。第一单元是妙趣横生的字谜游戏,学生在圈出单词后还要通过观看有关动物的宣传片来介绍其中一种动物。第一单元作为听说课,更加注重提升学生通过“听”获取信息和“说”传达信息的能力。
第二单元要求学生快速略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含有不定式结构的句子,且说明不定式在句中的功能,并完成下列习题。该作业分为两个具有梯度的类型,要求学生先找出目的语法并理解,引导学生对本课语法有一个初步认识,再在其基础上进行典型习题的训练,使得学生对不定式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巩固应用类
第一单元要求学生根据第一单元课文对话,两人一组,探讨和总结保护动物的措施,并至少列出3条带有不定式结构和建议句式的措施清单。
第二项作业的主题与本模块息息相关,既考查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有了一定阅读输入的基础上,教师再要求学生通过写作来输出,这便是第二单元巩固应用类的第二项作业——写作。该作业结合学生地社团活动,要求学生代表级部给校长写邮件来呼吁成立保护动物的社团。
第三单元作为复习单元起到了归纳总结整个模块的作用。该作业要求学生分析所提供的例句中动词不定式的语法功能,再根据Around the world中的相关信息,用含有动词不定式的句子,给这两种动物提出保护建议。
(三)拓展创新类
该作业以采访的形式展开,要求学生先口头采访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了解他们对于动物保护的看法,再整理成新闻稿并投稿至校园广播站。
在第一单元采访形式的低阶要求基础上,第二单元提出演讲的作业,难度有所提升。该作业以联合国第9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为导入,要求学生参加以“Ways to protect animals”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演讲比赛促使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 [6]。
第三单元该类作业不再局限于听说读写,而是转向“画”。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与保护动物相关的海报,由各组小组长向全班同学介绍,并评选出大家喜爱的海报在艺术节展示。这类作业旨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目标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7]。
该设计中不同类型的作业均提供了不同维度的评价设计及不同的评价主体,体现了作业设计评价的多元性。
五、结语
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有效工具,但若设计不好,极易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双减”背景下,教师在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作业时,应从多角度出发,体现作业的分层性、实践性、创造性,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发展与个人需求的作业,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9.15.
[2]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7.24.
[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4] 杨清“双减”背景下中学生作业改进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21,12,08.
[5] 张黎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生态化设计研究 [J].当代教育科学,2022,4
[6] 刘丹 初中英语“教-学-评”教学路径的有效思考[J].中学生英语, 2019,11,21.
[7] 宋永娟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与实践[J].英语教师,20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