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技术革命和世界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如何在如此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下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势在必行。
1.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和精神素养。
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学习领悟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可以激发高校辅导员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崇敬之情,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更好地践行“育人育魂”的初心和使命。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其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增强身为中华民族新时代人的自豪感,增强其历史主动与责任感,从而更加牢固地树立“四个自信”。同时,还可以启迪其对“四史”学习、思考与研究的自觉性,提高兴趣与热情,为全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供坚固的理论基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培育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善于站在国家人才战略的发展高度看清实际工作形势,通过学生工作所呈现出的现象,看到其内在本质,持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面融合。[1]同时,加强党史主题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价值引领,聚焦"四个正确认识",为学生点灯照路。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辅导员,要无私奉献,要以身作则,要成为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模范,成为学生学习和崇拜的榜样,一定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水平,做到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
2.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高校辅导员道德素养。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其自身的道德素养要有一个高度的认知。辅导员是学生思想和三观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辅导作用。[2]从古至今,立德树人理念都是教育事业重要的指导内容,我国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就是以“德”为核心的礼仪表现形式,这也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尊德重礼”的发展基础。优良品德是新时期实现社会安稳、民族繁荣和国家昌盛的重要基础,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逐渐改变,大众愈发注重精神品质追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渐渐成为现代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在“立德树人”的任务下,为了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以巨大的热情潜心钻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教育手段创新引领学生,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3]德育属于一种现代教育实践活动,对人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意识能够起到一定的塑造作用。俗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什么事情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做到的,青年人在成长路途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作为辅导员,一方面要认识到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青年大学生面对诸多挑战,压力较大,喊苦喊累、躺平佛系有时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吃苦,自觉主动走出舒适圈和安乐窝,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浪潮之中,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青年时期多吃一点苦,多经历一些摔打磨砺,有利于练就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培育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热爱之心围绕学生开展工作,以慈爱之心关爱学生的心灵,以仁爱之心关注学生的成长,深入学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3]立德树人是以立德为先,达成培育人才的主要目标,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的立德树人代表着中华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传承,是推动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实现的重要支撑,同时充分体现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作用。由此可见,作为优质人才培育基地的现代高校在当今社会发展环境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现实为基础、师资为保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培育出更多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3.坚持守正创新,通过两个结合,全面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能力素养。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守正是恰守正道,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与行动准则;创新则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探索,推陈出新。今天我们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而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凝聚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在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中推进自我革命,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竭诚拥护。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新时代在发展,辅导员的创新能力也必须与时俱进,辅导员要多参与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学生社团的指导、指导学生参加创新能力大赛等,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辅导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多交流、多阅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理念。[4]力图把守正创新和两个结合融汇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比如: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在大一新生入校之前,通过企业微信、QQ群等线上交流学习的机会,带领他们认真学习相关好书,用心撰写学习体会,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学生手册》,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知道学校的校规校纪,让新生提前做好大学环境适应、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的相关准备,促进新生角色的转变,明确大学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学业。
参考文献
[1]刘泳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OL]. 新闻联播[2022-10-25]https://www.gzstv.com/a/c5fce8a3cad34bf69f6d745bc088a408
[2]谭小雄,邓喜英.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七种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8(8):102-104
[3]李佳林.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研究[J].冶金管理.2022,3(8):190-192
[4]王秋芳.从“立德树人”看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9,10(22):162-163
[5]康颖菲.基于“四有好老师”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品味经典.2022,8(25):88-90
[6]谢妮.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10(2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