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品格、思维等综合素养的培养过程。因此,探究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其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而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的深入探讨与分析,也希望能为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借鉴,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与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心理;畏难;书写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心理品质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品质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是一个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对此,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灌输和心理品质的塑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他们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促使他们逐渐养成积极、优秀的心理品质。
一、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乐学心理,解决学生学习畏难问题
针对学生学习畏难问题,结合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策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包括文学经典、科普知识、历史故事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注重积极引导,赞扬学生的阅读成果,给予他们积极地反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例如,学生在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五壮士面对惨烈战斗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品质,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互动探讨,学生不仅能领悟英雄们宝贵的奉献精神,更能从中汲取积极乐观、勇于挑战的人生态度。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情节,设计一些富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阅读理解练习,如角色代入写作、续写故事情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但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促使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于尝试、勇于探索,最终获得成就感,真正解决其学习畏难的问题。
二、加强教师引导,促进学生积极反思,解决学生作业书写潦草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作业书写潦草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而加强教师引导、促进学生积极反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策略。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向学生展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技巧,让他们了解到书写的重要性和规范性。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书写过程,及时发现问题,提供针对性地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书写习惯。其次,教师还应该通过促进学生积极反思,引导他们认识到书写潦草的影响和后果,让他们意识到书写整洁与否对表达和沟通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改善自己的书写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学《浪淘沙》这首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古诗描写的黄河气势磅礴、滚滚东去的景象,体会到书写作业时应该如滚滚长流的黄河那般,字迹流畅有力、气势雄浑。或者教师可以巧妙地让学生将自己的书写比作黄河的流动,畅通淋漓、行云流水的书写就如同黄河滚滚向前、气吞万里的壮阔景象。相反,字迹潦草凌乱、支离破碎,就好比黄河被堵塞了流路,行云止水、行将干涸。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联系,学生就可以切身体会到书写质量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作业情况进行分析点评,让他们发现自身书写中存在的不足,产生改正的自觉意识。
三、合理学习评价,培养学生学习自信,解决学生学习下滑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学习评价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解决学生学习下滑问题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仅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其次,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地反馈和建议。同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立学习目标和规划学习路径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每一次努力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同伴互评等形式,了解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表现,并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对于学习进步明显的学生,教师不应过分拘泥于分数高低,而应当重点夸奖他们的进步幅度和付出的努力,激发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更应给予关爱和耐心指导,避免过度批评和否定,从而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和放弃进步的心理。相反,教师应当关注他们的“小进步”,适当表扬和肯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获得感,从而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下滑的问题。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教育事业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通过教师的悉心引导和正面激励,学生可以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培养乐学心态,积极面对学习挑战;通过合理的学习评价,学生可以树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自信,共同解决学习下滑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践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吴东美.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 2023(4):22-24.
[2]刘小明.小议积极心理暗示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新教师, 2022(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