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及教研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教研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生命线,随着《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颁布,当下幼儿园发展已从“幼有所育”逐步转入“幼有优育”的快车道,进入追求品质,提升内涵的重要时期。如何通过园本教研促进教师素养提升,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笔者以本园为例,对园本教研现状及提升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研质量
园本教研是以本园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而实现解决问题,与教师成长双赢成效的研究方式。大多数幼儿园对教研的意义和作用已有全面认识,但在教研活动开展和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幼儿园常见教研问题
(一)教研形式较单一,且多为自上而下,教师内驱力不足
从教研来源来看,计划内的教研内容多为自上而下,代表着教研管理层面的意志和预设,缺乏从教师层面自下而上的内容,教师在教研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没得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集体教研多为传统的讲授式,分层教研多为小组讨论式,各层级教研形式较为传统,较为单一,教研没有较好地引发教师思想碰撞、同伴互助不明显,教研氛围还不够强烈。
(二)教研内容较多较散,连续性系统性不强
教研内容较多较散,连续性系统性不强,没有完全体现“训、研、浸、践”的连续教研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见子打子”式的应接不暇,缺乏相关机制保障教研的科学、系统、长效运行。
(三)教研活动时间和条件受限
幼儿园工作事无巨细,由于无限的工作交错于有限的时间里,计划内的教研活动经常被压缩时间、精简流程、延时改期,教研组织者及教师开展教研的时间、条件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幼儿园工作性质特殊,教师工作时间长,集中研学的机会少,许多全园层面的教研活动实施脱节,进展迟缓。
二、教研质量提升策略
(一)优化顶层设计,引领教研发展
1.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实施教研
首先,进一步完善“教科研管理办法”,明晰教科研各岗位职责,优化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协调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保障教科研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教研、搞研究。其次,拟定“教科研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纪律、量化教研考核,规范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行为,激发教师教研的主动性和投入度。最后,逐步实现“教科研奖励机制”,明晰教科研人员、参与教研人员的奖励办法,激发教研参与的热情和内生动力。
2.落实层级管理,发挥部门职能
为进一步激发管理团队的活力,发挥团队领航作用,需进一步明确管理层级从属关系和工作职责,强化和督促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发挥职能作用,激活上层机构有序运转和持续动力。此外,在教研层级管理中逐步实现分层管理和分层教研。以教师分层、教研组分层、教研内容分层的方式逐层落实教研。
(二)健全运行机制,关注教研过程
1.明确教研目标
教研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研人员要找准教研方向,定位成长目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指导能力。在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中明确过程型目标,落实具体型目标,基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解决现有教学问题,引领教师成长,促进园所发展。
2.明晰教研内容
园本教研可分为一日生活教研、大型活动教研、领域活动教研、区域游戏教研与课程探索教研五个板块。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教研人员应理清实际需求,统筹规划教研内容。
3.确定教研类型
常见的教研活动类型可分为:案例型教研、研究型敦研、学习型教研。案例型教研以案例为着眼点,直接服务于保育教育;研究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围绕科学问题展开课题研究;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教研组可根据所研问题的性质,确定教研类型再组织教研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方。
4.关注教研形式
教研组要细化和创新各种教研形式,在教研组预设的教研计划基础上,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引导教师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能力水平等选择参加不同的教研活动,在教师群体中实现“菜单选择式的量体裁衣”,实现教研的自主性。
5.抓好组织实施
在系统的计划和方案之后,抓好教研活动的组织落实是关键,只有有效实施教研,把教学中的“真”问题通过教研的方式逐一解决,才能实现教研促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教研组在教研过程中要发挥好牵头引领的作用,要落实各层级的教研活动组织,擅于发现“问题”、寻找“方法”、“对症下药”。把握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三要素,逐步实现“训、研、浸、践”连续性园本教研模式,力争做到系统设计与弹性实施相结合,项目教研、年级组教研、园内教研、园际联合教研相配套,防止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和碎片化,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园本教研战略规划之路。
(三)重视教研成果,建立评价机制
1.物化教研成果
教研组在持续的教研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提炼以往的教研经验,注意收集教研过程性资料,定期整理形成教研成果,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幼儿园教学实践中。
2.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是检验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各教研组针对自己的分管内容,要不断落实教研、跟进教研、反思教研。教研组每次教研做到有记录、有反思、有评价,过程中收集好教研的图文资料,教研后针对活动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并可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向教师了解教研活动的反馈情况。教科研主任每月根据教研组完成教研的情况进行统计和量化考核,客观评价教研成效。学期末针对教研质量接受园领导、教师、教研组的多方评价,在评价的监督和反思中不断优化教研过程,提升教研质量。
总之,做好园本教研工作,要明确方向、把握本质、注重质量、关注形式、建构机制、保障成效,但最为关键的是不断提升教研人员的专业指导能力,持续唤起教师持久的内在发展需求,营造和谐且可持续发展的教研环境,让参与教研的人都能在教研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自我,互相激励、互相影响,以抱团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园本教研之路上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幼儿园优质教研活动设计方案》朱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01.01;
[2]《走向理性的学前教育——幼儿教师怎样做好教科研》李传英,西南师大出版社,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