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的大单元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

——以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为例

张静
  
百家媒体号
2023年47期
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

摘要:“大单元教学”是传统单一课程教学的进阶表现,该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传授学生各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还可以让学生领域更具高度的位于单元层面的内涵。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则可以将“教学评一体化”这一模式带入其中,以更加完成的教学架构进行展开,并在循序渐进之中,逐步实现大单元教学、学、评工作的高效落实。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教学评;初中生;生物教师;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也越来越深入“师”心。初中生物教师在落实教学工作时,不仅要对课业知识做出深入浅出的讲解,还要将学生置于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合理的各种学习需求。但传统化教学方法的使用,远远无法满足上述工作的需求,为了有效弥补这一短板,将“大单元教学”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合二为一,便成了初中生物教师的最佳之选。本文,也将围绕于此,简要分析于教学评的大单元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程中的有效应用,以供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巧用多样教学方法保障“大单元”工作中“教”板块的有效落实

无论是“大单元教学”,还是“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二者的工作构成之伊始都是“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为了保障该环节工作的有效落实,生物教师则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以此奠定初中生最为坚实的生物知识基础。

例如,教师基于“大单元教学”角度教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的课程知识时,可以将授课过程在大层面上一分为三,在小层面上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划分。

“大层面”方面,教师需要先在课堂导入时,使用“视频预习法”作为辅助,通过播放与“绿色植物”相关的自然科普视频的方式,增长初中生对单元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引发他们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与热情;在课堂讲解时,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关联法”作为辅助,通过带入生活中具体案例的方式,解读本单元与植物相关的种种知识,以及帮助初中生理解记忆;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则可以使用“游戏演练法”,围绕课堂上所讲授的各个知识要点,设计不同难度的问答游戏、猜谜游戏,让初中生们在游戏化的课堂演练中,进一步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小层面”方面,教师则需要在课后使用“微课视频技术”,分别录制本单元各课程涉及的生物知识点的讲解视频,并让初中生们利用生活时间,将之下载下来,并独立进行观看学习。条件允许时,教师还可以在各微课视频的最后,设计一些课后巩固题目,让初中生们在解答中,进一步夯实知识掌握。

进而,在两个层面的大单元教学与独立课程教学中,切实奠定了初中生最为坚实的生物知识基础,切实实现了“教”板块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依托多种信息技术保障“大单元”工作中“学”板块的有效落实

“学”板块的工作对应着“大单元教学”体系当中“课堂演练”一环,教师在落实该环节的工作时,不仅可以选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也可以单独对其做出设计,以相对独立的方式来布置大单元角度的生物课堂练习任务。

例如,教师完成“大单元教学”导入和讲解部分的工作后,可以设置三个不同难度层级的课堂学练任务。如,难度一,教师可以基于课堂上所讲授的单元知识要点,设计简单的问答游戏、猜谜游戏,以此加深初中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难度二,教师可以围绕某个知识要点,带入具体的生物案例,或为初中生们提供一段与“绿色植物”有关的生物实验视频,让他们使用当前课程所掌握的知识,去解释案例中、实验中各种观点、现象的原理;难度三,教师则可以将视角聚焦于历年中考的真题,节选其中与“绿色植物”相关的题目,而后,让初中生们围绕于此,以“中考实战模拟”的形式进行课堂探究。进而,在难度递增的课堂自主学练中,切实夯实了初中生对当前单元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切实实现了“学”板块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关联多位评价人员保障“大单元”工作中“评”板块的有效落实

“评价”工作为“大单元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收尾环节,该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初中生小小的成就感,还可以帮助初中生查漏补缺。为了实现该环节工作的提质增效,生物教师在落实时,就可以将更多的评价人员带入其中,由此实现评价有效性、全面性等特性的提升。

例如,教师开展“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的评价工作时,可以从四个身份角度出发。角度一,教师可以让初中生自我反思,仔细回忆在课堂学习时,课后微课学习时的实际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地做出“自我评价”;角度二,教师可以让初中生的同桌、前后桌,根据该位学生在课堂不同时段的学习情况,客观地给出“互相评价”;角度三,教师可以与初中生的家长联动,让家长们根据初中生在家观看微课视频,解答课后作业时的真实表现,予以相应的评价;角度四,教师需要将前三个身份角度的评价汇总上来,并根据初中生在不同环节中的实际表现,做出最后的总结式评价。进而,在更多角色参与的“课堂评价”中,切实实现了“大单元教学”与“教学评一体化”工作的完美谢幕。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运用,都是实现生物教学工作提质增效的不二之选。初中生物教师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并制定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工作架构,既实现了生物知识的有效教导与传递,又实现了初中生坚实知识基础、完备学习思维的打造与培育,进而,推动了新时期初中生物高效教学体系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金青. 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策略[J]. 互动软件,2022(6):2597-2598.

[2]全莹. 初中生物单元教学及评价任务设计[J]. 中学课程资源,2022,18(3):45-4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