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综述
摘 要:以探寻教育领域涌现的热点主题“整本书阅读”为出发点,选取了近二十年“知网”中20篇关于“整本书阅读”研究的CSSCI索引论文为样本,从核心作者、核心期刊、研究主题分布等几个维度对“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研究主题主要以“整本书阅读”的教育背景、“整本书阅读”的教育价值、当前“整本书阅读”存在的现实困境、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未来突破等。通过研究,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发展素质教育,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一、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背景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育研究时间跨度很大。早在20世纪40年代,便出现了有关整本书的讨论。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单篇短章……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并且直至现在,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育话题也只增不减。以在中国知网上发表的CSSCI学士期刊为证,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育研究的学术期刊将近50篇,且集中于2021-2023年。在多年的整本书阅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整本书教育研究体系。与此同时,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不同性质的研究在整本书阅读教育研究中都有所涉及。
二、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检索数据库,以“整本书”或者“整本书阅读”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时间跨度为2016-2023年,时间截至2023年8月30日,来源类别为CSSCI,共检索到相关期刊论文56篇,并采用文献分析法、解释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三、整本书阅读教育研究现状
(一)剖析整本书阅读的价值的相关研究
几十年逐步形成的单篇阅读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与单篇阅读相对的,整本书阅读的深入地学习和阅读,能打破语文阅读教学地狭小格局,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挖掘整本书阅读的教育价值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本文整理分析的20篇文献中,关于研究整本书阅读的教育价值的学术期刊有7篇,这几篇极具积极意义的研究,其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本书阅读的价值维度的研究。关舒文、吕立杰学者的文章从知识价值、素养价值、学科价值三个维度探析整本书阅读的价值维度。朱文辉、郝晓田、冀蒙的《整本书阅读:指向分析、价值剖析和策略探究》一文中指出,整本书阅读具有三维价值体系:分别是积累文学知识、丰富文学素养的知识价值;优化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效果的思维价值;获得审美体验,构建完美文学世界的情感价值。
2.整本书阅读的现实意义的研究。贺卫东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本质、功能与问题消解》一文中认为:语文教育期望“整本书阅读”矫正这些浅表化、碎片化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因此“整本书阅读”满足现实语文需要。李怀源学者在《由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谈小学整本书阅读》中指出:整本书阅读是破解当前语文教学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施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整本书阅读契合实然走向的研究。从国际上看,“整本书阅读”教学符合国际语文教学发展趋势。王东,唐加宁学者认为:“综观国际上的主流语文教育,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语文教育,‘整本书阅读’无疑是符合国际语文发展大趋势的。高中语文课标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因此,整本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经历更丰富的语言思维训练和更充沛的审美文化体验。
(二)整本书阅读面临的困境的相关研究
1.当前语文阅读存在的弊病的相关研究。长期以来,重“语”轻“文”,学生读书少甚至不读书的状况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困境重重。朱文辉、郝晓田、冀蒙这三位学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师生难以成为文本的“知音”,语文阅读教学难以达至理想效果。”而整本书阅读教学所具备的真实性、主体性、发展性等特点恰恰能够避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病,因此整本书阅读是突破当前语文教学困境的重要途径。
2.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困境的研究。蔡伟、赵丹、李莉学者认为:“当前学生存在整本书阅读动力不足问题。欧运波学者在《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中指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整本书阅读浅表化,教师指导粗放化,评价单一化。”
总体来看,有四分之一的学者在自己的学术期刊中涉及到了对整本书阅读的现实困境的研究,而这其中又有半数以上的学者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现实困境的研究之后紧接着开展了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的研究,因此对整本书阅读的现实困境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研究,目的是为后续的更为重要的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的研究铺展蓝图,从而使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能够“对症下药”,助力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三)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的相关研究
朱文辉、郝晓田、冀蒙三位学者的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中指出:整本书阅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变换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学生能够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王东、唐加宁学者在关于我国”整本书阅读“出版的策略研究中指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开发体现“整本书阅读”新教育理念的学习测评系统;做好相关图书质量评估。欧运波在《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一文中指出:通过读书报告会、教师指导精细化、评价多元化等策略进而推进整本书深度阅读。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不靠热,而靠做,不是徒有其表也不能盲目跟风。整本书阅读要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阅读,在探究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思想,这样学生的思维世界才能更加开阔。
四、整本书阅读研究的特征及展望
总体而言,我国整本书阅读研究的成果日益丰富,内容也不断推陈出新。依据中国知网中收集到的20篇学术论文来看,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依照研究成果的发表年份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内容从“读整本书”的教育理论拓展到多元情景下的整本书阅读。然而,整本书阅读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借助西方理论来解释本土的实践研究。整本书阅读不是零散和独立的“文”的组合,而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中不断取得适合本土实际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1.
[2]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6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朱文辉,郝晓田,冀蒙.整本书阅读:指向分析、价值剖析与策略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2(09).
[4]贺卫东.“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本质、功能与问题消解[J].课程.教材.教法,2020(07).
[5]李怀源.叶圣陶“读整本书”教学理论体系及现实意义[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04).
[6]欧运波.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