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基本教学的策略思路

童明娇
  
百家媒体号
2023年47期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363000

摘要: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将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进行教学相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道法;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的持续改革,新课标理念得以贯彻落实,这也向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丰富的美术知识与技巧,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进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探索更具创新性和有效性的策略,优化教学工作,切实促进学生整体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1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意义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视觉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道法教育则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两者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学习平台,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美术与道法教学的融合,抽象的道德观念可以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教育的真谛。例如,在设计公益广告时,学生可以将道法课堂上学到的关于诚信、友善等道德原则,转化为美术作品,从而加深对道德的理解。美术与道法教学的融合,鼓励学生运用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探讨环保主题时,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将美术与道法教学相融合,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在现代社会,美术与道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两者的教学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道德伦理,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2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基本教学的策略

2.1整合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相融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例如,在教授绘画技巧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文美,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美术作品中的道德元素,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例如,通过分析名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让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受到道德教育的启发。在道法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道法课堂。例如,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将道法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道法教育的真谛。

2.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提高核心素养。例如,在教授“尊重他人”这一道德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首先,教师准备几个小故事,故事中包含不同的人物角色和情境,如同学之间互相嘲笑、歧视等。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在扮演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在教授“环保”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环保大富翁”的游戏。游戏中,学生需要通过回答环保知识问题、完成环保任务等方式获得财富。最后,谁获得的财富最多,谁就是“环保大富翁”。这样的游戏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环保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2.3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相融合,要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与道德的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将道德教育融入到美术评价中,不以学生的创作成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态度、行为、合作精神等。这样,学生就会明白,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2.4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多元评价方式中,教师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自评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互评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师评则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激发其学习动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教师还应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成长记录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多元评价的实施,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潜能和问题,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语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基本教学策略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注重实践和多元评价。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胡荣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与道法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22):59-60.

[2]张芳.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与道法教学融合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03):181-18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