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教学实践探究

——以《留给母校的纪念》一课为例

杨秀荣
  
百家媒体号
2023年55期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小学 017000

一、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研究背景

2022年4月国家课程改革和新的课程标准已经落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在核心素养时代就必须提供一些方式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创造性学习和建构性学习,从而让学生完成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活动,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并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根据不同学科的育人价值做好分工协调,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聚焦核心素养,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1]。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是教育整体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如何将这“五育”并举?加强跨学科教学,重视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它具有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感,发挥丰富的联想和创作力的重要功能。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的教学过程是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不仅具有美育功能同时还具有“心育”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应在美术课程的基础教学以外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将心育融合在美术教学之中,在提高学生美术修养的同时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2]。

二、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具体做法

本文依据《(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学科融合及跨学科学习的要求,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导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心育,就需要将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与心育的目标进行内在整合。在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着眼学生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心育目标作为隐性的教学目标能够在学生自主心理建构方面得到自然拓展,而非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另外设计几条心育层面的目标。由此可见美术与心理融合就需要在完成美术基础目标之上进一步融合心育的内容[3]。

通过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的第十四课《留给母校的纪念》一课,进行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1、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母校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通过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感恩之心。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热爱学校、老师爱同学的情感。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并应用所学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并运用艺术名字的形式设计签名墙。

教学难点:通过集体的力量设计签名墙把握集体作品的整体美感。

3、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感恩与怀旧

①聆听《毕业歌》创设要毕业的问题情境。

〖设计意图〗:根据课型和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学生的需求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育心功能。唤醒学生对学校、对同学、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与不舍,

②照片欣赏,唤起回忆教师童年过语言对学生的六年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用学生六年来在校园学习生活的照片串联,在照片播放时教师特地按照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六年来的变化。为情感表达做铺垫。情感烘托使课程进入高潮,那孩子们对培育自己的学校,对陪伴自己成长的老师的感激之情。

③诉说感受激发情感

〖设计意图〗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情感有一个暂时性的释放。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学校老师的惜别之情。

(2)讲授新知

①思考讨论:既然要去感恩母校,就要考虑怎么感恩?

〖设计意图〗这就要充分的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能够表达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同学的各种情感。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激发创意。

结论:制作母校纪念留名板每位同学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母校的一份纪念。

②思考:设计方法的探寻

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才能吸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自己名字设计图的对比来解决设计美观独特创意的问题。

③欣赏打开创作思路

美术字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相同的自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出来能变化出不一样的效果。(课件出示)学生探究美术字设计方法

小结:连笔效果、字形变化、飘带效果、形象具体化、图案点缀(课件显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了美术字的创意方法,以及对同龄孩子的作品欣赏,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去获得名字创意的灵感。

(3)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用学过的美术字设计方法设计自己的名字。

作业要求:

1、创意有趣,新颖。

2、造型美观,大小合适。

3、色彩和谐,有艺术性。

4、把设计好的名字剪下来贴到母校纪念留名板上。

〖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实验、试错等方法不断尝试后获得知识与技能,表达创艺,传达情感、提升学生素养。

(4)学生作业展评

①谈谈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②说说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③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六年来对老师和同学深深的情感,以及对母校的美好祝愿。

4、拓展小结

留给母校最好的纪念就是你们学有所成,用真才实学回报学校,回报祖国和人民。

〖设计意图〗爱的升华,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到爱祖国。层层递进大爱升华,培养学生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三、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所取得的成效

(一)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习、感悟提了美术素养和获得心理的满足感,真正的体会到美术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学会自我引导和自觉维护,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心育与美育完美结合,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通过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学让学生通过回忆、欣赏、讨论、思考、创作,调动学生认知、动作、情感等多方面的参与教学活动。学会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借助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学习,将分散的知识得以整合,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领域得以打通,学生能够更好地释放内心情感、发展心理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提高自我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塑造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1]张天强.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2018(14):68-69.

[2]钱初熹.跨越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倪成.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的实践[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6):117-119.

[3]孔霞.在小学美术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181-18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