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研训一体化策略与实施

曹慧
  
百家媒体号
2023年55期
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第二小学 715700

摘要:研究与训练相结合,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教研训练一体化”的要求,我们的数学教研组按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探讨了“教研训练一体化”的对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强化教研训练的整合,以“问题”、“专题”、“课例”为抓手,以“研究课”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开展“教研”、“课题”、“课例”三个方面的研究与思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与训练相结合的实践,使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研训练一体化”这一课题,分别从“研究课”、“问题”、“课题”和“课例”三个层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研训一体化;策略与实施

1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研训练一体化”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引下,把“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与教研训练相结合,以提高教师的数学素质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的数学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研训练一体化战略。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在经过大量的调查之后,根据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发展的新诉求,学生成长的新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的新动向,经过深入的研究,才有了这本书。这是一份关于小学数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基本遵循。教研训一体化,就是将小学数学教研训一体化,这是一种在学校的领导下,由教研员、教师和相关人员构成的一个小组,一起参与,共同推进,共同实现教研训一体化。

2以“问题”为抓手,寻求教学的突破点

在教学领域中,教师的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根植于师生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的共同学习过程中的。这种互动既包含知识的传递,也包含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个性的形成。此外,教学行为还与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多种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学校文化氛围,社会经济状况等。由于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学生个体差异的差异,教育技术的更新,以及学校政策与实际需要的不一致,都会给教师带来诸多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对策,以期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授“用分数来表示数量关系”时,有一位教师问到:“分式表示数量关系的特征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小组的教师们经过研究和讨论,提出了“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的问题,在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指导他们找到分数与整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并且让他们明白,分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各种方式[1]。

再如,在教学“找规律”的时候,有教师问到:“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寻找规律与猜想,观察,实验,归纳等研究方法的联系,提高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课题组的教师们经过研讨,提出了“如何设计和探究问题情境?”的问题。

3以“课题”为载体,深化研究内涵

学校数学教研组以“以核心素养为视野,开展教研训练一体化”为目标,努力为教学和科研架起一座桥梁。本研究以“问题”为切入点,既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探索与实践的平台,又激发了学生进行深度研究的积极性。本项目的选题是围绕着怎样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展开的,目的是通过对具体问题求解过程的深度讨论,加深教师对数学教学方式与策略的认识。

通过“问题驱动”的研究与研究,可以让教师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与教育水平。通过这种教研培训一体化的方式,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进行反思,并对其进行改进,以此来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促进学校数学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研训练一体化”活动中,广大教师踊跃发言,踊跃发言。以“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研训练一体化”为题的教学研究成果多次在各级竞赛中获奖。通过项目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质,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项目研究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项目研究,引导教师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变;通过项目研究,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设计与执行能力得到提升;藉由专题研讨,增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诠释及对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4以“课例”为平台,提高教师素养

在每个学期中,我们组织了一次“课例”演示,以促进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水平。“课例”演示是把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把科研和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以“课例”演示为契机,把教学研究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理解,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和方式,让课堂变成老师展示自己的教育技巧,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在“课例”演示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通过评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好行为与问题行为,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纠正;通过对教材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提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2]。每次“课例”演示结束后,我们就以“同伴互助”的方式互相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每个学期,我们小组组织了一场“课例”的示范,邀请本校的骨干教师和来自其他学校的相同科目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和观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既能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又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学习的机会。

5以“课堂”为阵地,推动教师成长

在此基础上,笔者采取“一课一研”的方法,以提高教学设计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教研组内部,对一节课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然后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一课一研”活动中,老师们精心设计了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教学程序。通过反复讨论,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水平。

通过一系列的教研训练一体化活动,使学校的数学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意识到,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怎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6以“评价”为引领,促进教学发展

要实现科研训练一体化,真正为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评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3],与课堂教学评估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多个方面来评估学生,使教师能够有目的、有系统地安排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检验,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通过教研训练一体化的实施,所有老师都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小学数学教研训练一体化有了全新的理解,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我们会不断地探索研究与训练相结合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每次活动的进行,使老师们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也使他们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教学科研训练一体化的开展,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相互学习、自我反省的平台。每次教学研讨活动之后,我们都要做一次自我反省,从中发现成功的地方,发现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小数除法》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独立的探究与合作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个别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我会在空闲的时候找到他们,给他们做一对一的辅导。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下课以后,我就召集了同学们,大家一起讨论了一下今天的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这个班已经有了不错的成绩。所以在每一次教学研究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要做好自我反省,并做好自我反省的记录。

参考文献

[1]吴志书.城郊教研一体化模式下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思考——以绥阳县洋川街道所辖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为例[J].贵州教育,2020,(21):13-16.

[2]何薇.基于问题精耕细作——依托课例促进教研训一体化的实践研究[J].广西教育,2015,(32):53-56.

[3]喻政明.“研训一体化”的实践[J].湖南教育,2006,(15):34-3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