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五育并举”视野下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劳动教育发展面临重要契机。本文从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强化引导激发兴趣、加强培训提升能力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推进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劳动教育的实施进行深入剖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五育并举;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任课教师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五育并举”作为新时期教育的核心主张,强调要全面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不仅关乎学生劳动技能和品德养成,更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然而,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亟需相关工作者深入研究探索,共同为劳动教育这片沃土播撒希望的火种。
一、整合资源,优化劳动教育环境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为学生创造更多劳动实践机会,优化劳动教育环境至关重要。城乡结合部地区资源丰富,学校应充分整合利用。要充分挖掘周边社区和企业的劳动教育资源。城乡结合部小学所处地理环境独特,周边有农场、工厂、手工作坊等,这些都是宝贵的实践基地。可以安排学生到农场体验种植、到工厂了解生产流程、到手工作坊学习手工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的过程和意义。
要加强校内劳动教育场所的建设。学校可以兴建种植园地、简易工场等,购置必要的劳动工具,为学生提供实践劳动的场所。我校于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创建师生的“尚耕园”种植劳动基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基地种植作物进行了合理规划,承包到班,责任到人,坚持精耕细作,出精品。将农作物按时令蔬菜、豆类、薯类、瓜类、中草药等品种,分种类到年级,由年级再分配到班,尽量不重样,让学生轮流分工负责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观察到各类农作物的生成变化,学生们既学到了相关知识,也培养了劳动意识。
要注重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合理安排劳动实践课时,规范劳动课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如四年级劳动课主要学习日常生活劳动,如整理书包、清洁卫生等;而六年级劳动课则可以涉及一些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强化引导,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强化引导、激发学生劳动兴趣是顺利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所在。要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让他们在参与劳动中感受乐趣,进而主动投入劳动。
在理论课堂上,应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解劳动的意义。如播放一些反映劳动人民艰辛付出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普通劳动者的不易;或者邀请校园内的工人来课堂上分享体会,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劳动过程;再如分析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切实认识到劳动的重要价值。
在实践环节,要精心设计劳动任务,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感受劳动乐趣。如组织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小手工,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环保意识;或者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小菜园进行种植、施肥、浇水等农活,一方面学习农业知识,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劳动的欢乐;再如安排学生对校园进行卫生清扫,共同营造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既是实践劳动,也是分内之责。与此同时,也要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颁发“劳动小能手”称号、发放小礼物等,对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激发大家劳动的热情。
三、加强培训,提升教师劳动教育能力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要深知加强培训提升劳动教育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劳动教育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技能,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良好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的前提。学校应定期组织劳动教育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为教师讲解最新理论动态和教学方法,时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去年,城区教育局特意聘请了劳动教育专家为任课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理论培训,对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等进行了系统讲解,教师均受益匪浅。
实践能力同样关键。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到工厂、农场等实地参观学习,了解生产劳动的真实过程,增长见识。2023年六月份,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师生到的广西伊利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了产品制作工艺流程的全过程,对相关知识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认识。
此外,定期举办研讨会、分享会等活动,是促进教师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每学期学校都会召开一次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大家畅所欲言,达成共识,对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很有帮助。中心校还建立了劳动教育教学示范团队,由资深教师带头,积极开展观摩、评课等活动,让青年教师们有机会学习和提高
结束语
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师能力等多方面的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期待城乡结合部小学能够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劳动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盛菁,程伟.“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实践研究[J].教育文汇,2023(08):33-35+52.
[2]袁家程.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探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3):23-27.
[3]李培文.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素养培育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2(0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