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期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

张宁
  
百家媒体号
2023年55期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衡水工务段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铁路运营里程与日俱增,如何保证铁路运营高质量发展、维护铁路沿线安全秩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的核心问题。铁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发展意义非比寻常,但是铁路外部安全环境问题颇多、治理涉及层面复杂、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治理才能取得成效。本文就新时期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有效治理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铁路;策略;

加强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既是保证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在2021年《关于加强铁路安全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中有明确指出各方要协同努力,要依法解决铁路外部环境突出问题,及时消除铁路安全隐患,化解相关风险,持续改善铁路外部安全环境。基于此,认真分析当前铁路安全环境治理中的客观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作出合理建议,才能保证铁路运输长治久安。

一、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现存问题

(一)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意识不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安全环境管理的理念,但是从以往的一些事故教训和经验来看,相关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是铁路外部环境治理存在的重要问题[1]。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管理者将工作重心放置在铁路运营方面,忽视了外部安全环境治理问题,且在外部环境问题隐患排查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疏忽,一旦风险管理失效,将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部分管理者在对待铁路外部安全环境的问题上趋于形式主义,并没有将“安全发展理念”牢记于心,对相关安全隐患问题处理不及时,态度敷衍,对于已经出现的安全环境问题推诿责任等,这些都是安全环境意识淡薄的表现,严重影响着铁路安全运输。

(二)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难度大

铁路本身具备里程长、地域面积跨度大的特点,但是铁路单位对沿线的建筑及环境并没有相关管理权限,因此铁路外部环境受周围环境影响治理难度较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其具体表现为:铁路沿线烧荒应急处理不及时;铁路两侧彩钢瓦、铁皮等硬飘建筑物搭建不牢固;铁路桥下及安保区内非法倾倒农作物秸秆、垃圾、土堆等严重影响了铁路安全秩序;铁路沿线安全保护区内放养牲畜、树木侵限等现象屡禁不止;铁路沿线进行挖沙取土等非法施工时有发生;铁路防护栅栏、公铁并行桩等防护设施遭到破坏,致使相关安全防护基础设施及警示标识不全面等。这些安全隐患都对铁路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且由于风险源较为分散,因此治理难度相当大。

(三)铁路外部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

从铁路运行的环境来看,铁路外部安全环境的治理工作具有跨度面广、政策性强等特征,这就决定了铁路外部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参与的复杂性工程。虽然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各部门的配合明显不足。一方面铁路监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存在着分工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的现象,这就致使外部环境管理工作缺少专业的监管人员和责任负责人,铁路安全运行风险防范存在漏洞,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失效,最终酿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工作松懈、被动,对于铁路外部安全环境的常态化管理缺少长效机制,而对于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治理成效不尽如人意。这些都暴露了铁路环境治理联动机制不全面的缺点,也从另一侧说明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二、铁路安全环境有效治理策略

(一)增强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意识

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工作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部门层层把手,统筹协作,相关人员从主观上意识到铁路安全环境治理的重要性[2]。一方面,铁路相关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加大铁路安全环境宣传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积极宣传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指导等相关知识,普及铁路安全的重要性,另外还可紧跟市场经济形势,创新宣传渠道和宣传方式,促使铁路安全环境相关知识有效下沉到人民群众,如通过小品、连环画、有奖竞答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铁路安全环境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铁路内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培养相关人员安全环境管理意识,例如,可在部门内部定期召开铁路安全教育会议,提升铁路管理人员、铁路安全技术人员、铁路运营人员等安全环境治理意识,会议内容可以以实际案例作为警示,让相关人员明确安全环境风险管控失败的成本和后果,提升相关人员铁路法律法规意识和责任承担意识。

(二)完善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联动机制

铁路安全环境治理方针要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要采取主动防范的积极态度,鼓励和邀请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构建人防、技术防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机制。一方面,铁路部门要联合各级政府定期严格排查铁路外部安全环境隐患,根据隐患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和治理手段,如:重点锁定铁路两侧五百米范围内的广告牌、彩钢瓦、铁皮等硬飘建筑物,建立详细的隐患库,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结合基层部门和专业部门等跟踪巡查和分层治之;统筹铁路桥下及安保区内安排,依法查处铁路沿线保护区内放养牲畜、破坏安全防护设施、采石采矿、倾倒农作物秸秆、垃圾、土堆等违法行为,采取重点问题合而治之,具体隐患集中治理的办法,为了杜绝隐患问题卷土重来,可实行举报投诉制度,对相关人员采取问责制,以保证铁路安全环境常态化治理行动。另一方面,铁路部门可通过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对铁路外部安全环境的危险区域进行防护,以降低人力消耗,提升防范效率。

(三)健全铁路外部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健全铁路外部环境管理体系,是提升铁路安全运营质量、提高安全环境治理工作效率的基本保障[3]。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具体包括完善日常巡查、联动检查、治理方案、跟踪处理等工作内容的实际操作手册,同时完善的考核制度,将铁路安全环境治理工作纳入绩效中来,作为安全生产示范城市等考核的范围,深化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铁路外部安全环境协调机制,落实各方主体职责,强化铁路部门、公安部门、地方行政部门等交流沟通路径,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如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定期举行协调会议、定期举行联合演练等,增强各机构联合治理铁路安全隐患事件能力,以保证突发事件中能迅速响应、及时处理铁路外部安全隐患事件。此外,要落实层级责任,严厉执法,实行工作进度跟踪汇报制度,加强协调督促,协调各方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工作任重道远,既要各级管理部门认真分析当前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的影响因素,又要着眼于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部署。各级相关部门要统筹管理,加强舆论宣传,积极提升社会各方共同维护铁路安全环境意识,落实各方责任,完善铁路外部安全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健全铁路外部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铁路外部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建峰.铁路安全环境治理中双段长制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23,38(6):58-60.

[2]柳青红,关则彬,赵颖,等.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安全监测系统综述[J].中国铁路,2023(4):40-47.

[3]张辉.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3(18):146-14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