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攀枝花市作为攀枝花市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精神。通过实地参观、文献阅读、讨论互动等形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的内涵和影响,从而提升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水平。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促进他们的历史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攀枝花;三线建设;文化资源;初中历史
一、初中历史教学引入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过程的问题表现
(一)兴趣度不足
一些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缺乏兴趣,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的态度。他们可能显得漠不关心,不愿意提出问题或者参与讨论,甚至出现走神或者打瞌睡的情况。甚至有些学生对历史教学中引入的新内容感到抵触或者排斥,认为与自己的生活和兴趣无关,因此,会表现为消极态度和不愿意接受新知识的倾向。另外,还存在学生可能缺乏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的情况,同时,由于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和抽象的历史话题,学生可能在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时遇到困难,导致对于这一主题的兴趣不高。他们可能觉得难以理解和消化三线建设的背景、意义和影响。
(二)知识结构与知识储备不足
学生可能缺乏对于历史概念的清晰理解,对于历史相关术语和概念的认知模糊,难以准确把握攀枝花市三线建设的背景、意义和影响。他们可能对于历史概念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感到困惑,导致学习困难。初中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了解较少,无法将其与历史事件相联系起来,难以理解其来龙去脉和历史演变过程。他们可能对于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原因和影响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对于攀枝花市三线建设的理解不深入。另外就是难以建立起对于历史知识的脉络和体系,导致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不够清晰。他们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和困惑,无法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影响对于其的整体理解。
(三)学生思维纵深不足,无法开展
学生可能在面对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时,只停留在表面了解的层面,只停留在简单的事实记忆上,缺乏对于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的思考。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关系。要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难以理解。缺乏攀枝花市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导致对于其思维难以开展。
(四)教学条件有限
这种教学时空条件的限制,令资源教学化的过程难度增加,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能无法充分表达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的详细内容,导致学生对于这一话题的理解不够全面。同时,还可能存在互动讨论机会受限,教学时间有限也可能导致互动讨论的机会受到限制。与此同时,学习活动设计受限,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参与度和趣味性。
二、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师生收集、整理、归纳攀枝花三线建设文化资源
可以收集关于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历史资料,如图片、纪录片、报纸等,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后续的研究和宣传。同时,进行实地考察,到攀枝花三线建设遗址实地考察,记录下所见所闻,并采集相关的文化遗物和纪念品,用于后续的研究和展示。此外,还应当不断深入行挖掘当地文化资源,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献和资料,深入研究攀枝花三线建设的文化特色,包括建筑、工程、人物等方面,归纳形成相关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二)对兴趣度的设计
将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小组研讨、模拟演练、游戏比赛等。另外,就是以“三线建设文化资源”为例的相关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竞技游戏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还可以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科竞赛等。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热情和兴趣。
(三)建立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从教学系统化角度看,需要将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安排,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主题进行组织;并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时间线,将其各个阶段和重要事件有机地串联起来。通过时间线的建立,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攀枝花市三线建设的整体发展过程,有助于他们建立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此外,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攀枝花市三线建设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建设背景、实施过程、影响等方面。通过深入研究,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最后,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料来源,包括文献、图片、视频等,进行研究和探究。通过分析不同的资料,学生可以获得多元化的信息,从而建立起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三线建设文化方面的历史知识体系。
(四)思维纵深
在初中历史教学引入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思维纵深不足,无法开展思考问题的问题,这会影响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第一,教师要进行引导提问。例如“三线建设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或“三线建设的失败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第二,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将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的相关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第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三线建设文化的历史事件,包括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等方面。第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争论和探讨,例如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将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关联。例如,学生可以思考攀枝花市三线建设文化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通过跨学科思考,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汪玉峰.论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J].新作文:教研,2022(9):0108-0110.
[2]王海菲.地方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盐城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清风,2021(24):1.
[3]孙巍溥.加涅"教学九阶段"模型在高校《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设计中的运用——以"三线建设"为例进行的教学实践[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