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下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

陈婧怡
  
百家媒体号
2023年56期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高职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不仅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体现,也是师生联系的纽带。建立一支具备胸怀理想、关心同学、学业优异且工作作风稳健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高职学校培养高素质与专业技能人才的不可或缺环节,也是高职学校持续强化和改进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关键。为此,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借助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探究如何建设高职学生干部队伍的策略,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坚定、工作态度端正的高职学生干部队伍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学生干部队伍;马斯洛需求理论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规模扩大,高职教育招生途径逐步扩大,学生就读高职教育的门槛逐步降低。高职学生干部是高职教育开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在各种文娱活动和学生日常事务中扮演着策划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是老师、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本文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剖析了高职学生干部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培养高职学生干部的培养方法。

一、马斯洛需求理论与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把需求分为两类,一是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第二类是高层次需求,含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的两大需要。当低层次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前三层次的需求属于低级需要可通过外部条件满足,后两种需要为高级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来满足,同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1]。在学生干部选拔时,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制定多元化的选拔和考核标准、加强学生干部培训和激励等措施的实施,为后期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学校教育管理、人才培养和学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二、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学制复杂,二年制、三年制、五年制并存,中高职生源并存,面对复杂的学生源情况,高职人才培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2]由于高职学生教育成长体系存在不同,思维方式也具备个人成长特征,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目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干部培养周期短,梯队建设困难

我国高职院校采取“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定位,大多院校采取“2+1”教学方式,即先完成两年校内学习,再于大三一年时间内前往企业实习。由于时间限制,高职学生既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又要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还要参与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锻炼,确实存在较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很多高职学生在担任学生干部工作时,可能缺乏足够的自信和责任心,难以承担起学生干部的职责和使命。大部分学生干部在一年干事经历后就匆匆上任,往往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初步熟练,但对于队伍建设、长期发展仍有困境。许多新上任的学生干部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培养,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3]。导致后期工作中容易出现“断层”现象严重,整体素质和岗位不相匹配,自我认知不清晰等现象。

2、学生干部存在功利思想,服务意识缺乏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也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学团工作开展的重要推动者。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功利化倾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获取意识、干部意识、利益博弈和形式关系意识等功利化倾向逐渐显现[4]。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熏陶,部分学生干部出现浮躁心理,存在权力崇拜倾向[5]。我国学生干部换届大都采用“传承制”,即从对应部门的干事中进行干部选拔。由于选拔对象面较窄,考察内容有限,不可避免地受到“人情”、“功利”等因素的干扰,使得在新一届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中容易出现“重私心私利,轻奉献服务”的现象。高校学生干部的考核评价和推优评奖等方面仍是教师主导,导致有些学生干部对待师长和对待广大同学,常常呈现出“两副面孔”使得学生于部在学生群体中功利化倾向的表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6]。同时,少数学生干部重视“干部身份”给他们带来一种荣耀和便利,谋求在奖学金、综合素质测评中取得更多的有利条件。该类学生在选举和上任之初,会表现的十分主动,但一旦真正获利,他们便会对工作漠不关心,对待工作拖拉懈怠,一定程度影响学生干部在学生间的公信力,对于学团工作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3、培训通道不健全,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主体,其工作内容涉及面广,能力需求高。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可能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存在内容单一化、理论化、空洞化,缺少吸引力和针对性的现象[7]。高校较少针对性的锻炼学生干部的实践性技能,如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因此,在学生干部们开展工作时,会出现对工作目标和期望结果理解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传达和命令,而没有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的情况,工作开展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机制,学生干部可能难以了解普通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工作难以得到学生全面的信任和支持。

4、重工作能力习得,轻专业技能发展

高校学生干部容易出现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关系,学习积极性下降[8]。相较于本科学生,高职学生在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往往需要在学业、工作、家庭等多个方面取得平衡。因为学生干部这一身份,学生拥有了自我展现、赢得他人肯定的机会,但也出现了多重任务下无法同时开展学习、工作的情况。部分学生干部将实践经历视为未来就业的加分项,过于重视工作经历的习得,而忽略了专业技能的掌握与实际运用;而部分学生干部只顾专业学习,借助学生干部的身份增加评奖评优机会,自身工作积极性并不高。

5、互联网发展给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带来新挑战

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巨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共享程度高,使用成本低的特点,为学生干部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但是,由于网络具有开放、自由的特点,信息发布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导致大量的低质量和非积极信息充斥其中。这些所谓的“低质量”信息和“非积极信息”内容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传播迅速,严重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健康与纯净。学生干部作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冲击和影响。这些不良信息可能会侵蚀学生干部的思想,干扰他们的价值判断,甚至误导他们的行为选择,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造成潜在的危害。

三、马斯洛需求理论下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在此理论中,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线性的、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本课题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分析高职学生干部的需要、动机、激励等多维需求。

1、从生理需求入手,引导学生干部关注

生理需求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各类需求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在高职学生群体中,生理需求在贫困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较为窘迫的经济条件导致他们的物质需求、经济和生活保障不能得到很好满足,生理需求还需得到更有效保障[9]。因此,教师可以关注贫困生的生理需求,了解他们实际经济情况,同时,加大学生组织的宣传和吸引力度,引导部分有能力、有潜力的贫困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争做学生干部,通过任职期间的优秀表现来获取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以减轻学业经济的压力,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学会生存和生活。2、从安全需求入手,规范学生干部行为    安全需求是人对稳定、规范、有序的生活环境的需求和免除恐慌的需求,希望生活在有序、安全、熟悉和可预测的环境中[10]。就高职学生干部而言,安全感不仅是学生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心理支撑,更是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选拔过程中,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基于学生干部的能力、经验和潜力进行选拔,避免主观偏见和不当干预,从源头上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为他们提供系统的培训,包括领导力、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应对各种挑战,以更加规范、更加专业的态度和行为服务于集体,推动集体的和谐发展。3、从归属与爱的需求入手,凝聚学生干部力量

归属与爱的需求,是指个人渴望被认同,理解与支持,以找到归属感和关爱感。归属感与关爱感是个体对某个组织的认同、归属和愿意参与其中的情感需求和体验。学生干部在学生组织中担任重要角色,同伴的认可和支持是对他们工作的动力来源。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来自同伴、老师和学校的关心与帮助能让学生干部感到被重视和尊重,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校方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活动、研讨等形式,加强学生组织内部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实践环节和团队合作,让学生干部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成长。引导学生干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学生干部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打造团结、有爱、互助的工作氛围,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

4、从尊重需求入手,着力学生干部培训    尊重需求包括以个人尊重、尊严、自尊和认可为核心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能够带来个人成就感、自尊心、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激发个人的创造力、才能和动力。学生干部是否能够满足被其他学生尊重的需要,取决于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是否高效完成和落实各项工作[11]。因此,首先要加强学生干部的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增强他们在工作中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其次,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通过营造尊重氛围、及时表扬等方式,让学生干部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干部之间、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及时沟通、听取相关人员的反馈和建议,反思自我,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方案。

5、从自我实现的需求入手,激发学生干部自主管理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代表着对自己更为完美状态的一种追求态度,是个体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成为自我或他人所期望角色的表现。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前四种需求都具备一定“求他”性特征,当学生干部已无法再从外界环境获取工作动机时,他们容易因为工作热情下降、工作内容单调、成就感不足以等原因而产生职业倦怠。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给”性的特征,可以使学生干部具备源源不绝的动力,去激励自己积极工作,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语

高职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成效。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创新高职学生干部队伍的策略,为高职学生干部在学生组织中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努力培养学生干部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芦麟凤.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研究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现状[J].科技视界,2022(17):174-176.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2.17.55.

[2]张紫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121-122.

[3]李明,王静涛,佟鹏,等.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企业,2014(04):110-111.

[4]孙文华,高晓东.群众路线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的功利化问题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16):44.

[5]暨百南.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18-19.

[6]冯宏图,高莹,徐绘.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榆林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23,33(06):119-123.DOI:10.16752/j.cnki.jylu.2023.06.022.

[7]吕百利.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教育培训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2015,29(03):14-16.DOI:10.13981/j.cnki.cn11-3315/g4.2015.03.004.

[8]王超.浅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建设[J].品牌(下半月),2014(08):217.

[9]韩红柳,王飞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81-83.

[10]张建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8,20(06):75-77.

[11]姚思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15):163.

[12]林俊国.探讨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5):215.DOI:10.16550/j.cnki.2095-9214.2016.15.176.

作者简介:陈婧怡(1997年11月-),女,硕士研究生学历,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