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升乌兰察布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的研究
摘要:为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本文探讨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辅助策略研究。通过分别对教师和学生的调研,了解平台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给出提升平台如何实现教学改进、家庭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策略。研究表明,该平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综合素质。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逐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的载体,为学校教学管理、师生互动、家校沟通等提供了便利。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智慧教育平台的辅助策略,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平台资源,发现平台的优势与劣势,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本文旨在探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辅助策略,从教师和学生方面了解平台使用情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自2022年3月上线以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了德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等10个版块资源,涵盖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五育内容[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一个集成了大量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平台,旨在支持中小学师生和家长,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该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教材、课程文档、政策文件、图片、音视频等不同类型的资源[3]。平台的功能还包括在线学习、课堂授课、师生交流、作业练习、资源推送、教师发展、班级管理和家校互动等[2]。
二、调研情况分析及改进建议
本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老师和师范毕业生(已完成教育实习),调研方式是通过发布电子问卷进行,调研后回收有效问卷60份。
1.在教师中的调研分析
(1)教师及师范毕业生(已完成教育实习)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的年龄跨度从22岁到55岁,教龄跨度从2个月到34年,涵盖了各个学科。其中男士占比27.93%,女士占比74.07%;有14.81%的教师还担任其他科目的教授任务;44.44%的教师还担任班主任的工作;25.93%的教师担任教研或是备课组长的工作。
(2)平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的评价
调查对象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了解程度是完全了解占比18.52%,比较了解占比59.26%,了解较少的人占比11.11%,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7.41%,完全没听过的人占比3.7%。这表明被调查人群对该平台的了解程度还是较高的,但是该平台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的。教师对平台熟悉程度分布如图2所示。
使用平台频次高的受访者占比较高,达到了55.56%,说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是会经常使用该平台并且该平台对教师教学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受访者表示使用频率很低或完全没有使用过,应该深入了解使用率低的原因并给出详细具体的解决方案。图2.2为教师平台使用频次图。
受访者认为平台提供的帮助比较符合教学实际情况,占比高达66.67%。说明平台对教师教学实际情况的掌握这方面是非常优秀的。大多数教师认为平台能够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占比达到70.37%。说明平台能够清楚教师教学这一方面是有什么具体的难题并且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平台对学生成绩有积极影响,占比达到70.37%。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平台能够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占比高达85.19%。各学校对于平台使用的具体要求并不统一,有的学校要求严格,有的则依赖于教师的自觉性。
2.在中小学生中的应用情况
本研究调查对象主要为集宁区几个中小学的学生,发布了电子问卷,回收到了249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的学段分布在小学与初高中。其中男生占比44.58%,女生占比55.42%。
关于学生们对平台的知晓方式来说,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中使用,从而学生也了解到了平台,这种方式占比达到57.83%;通过与同学、朋友交流得知的比例为24.5%;自己在网络搜索时发现的比例为6.83%;在使用抖音、微信等软件时看到平台介绍的比例为5.62%;其他知晓途径占比5.22%。受调查者使用平台的地点,大部分学生通常在家里使用该平台,占比高达79.92%;在学校使用的比例为20.08%;手机是最常用的访问方式,占比64.26%;使用电脑和平板访问的比例分别为13.25%和19.68%;使用电视的比例最低,为2.81%。
大多数学生使用平台是为了学习知识,占比80.72%;为了随时随地获得老师对学习问题的解答的比例为59.84%;想要提高学习成绩的比例为63.45%;老师要求使用和家长要求使用的比例分别为18.88%和10.04%。学生们每周都使用的比例为24.1%;每月都使用的比例为8.84%,特定时间段频繁使用的比例为30.52%;每学期偶尔使用的比例为28.11%;基本不使用的比例为8.43%。学生们自行根据平台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的比例最高,为38.15%;和同学一起围绕着平台的学习资料进行探究学习的比例为7.23%;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比例为21.29%;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学习的比例为33.33%。
学生们应用平台任务单、视频课程等学习资料预习课前知识的比例为67.47%;应用“课程教学”专题资料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重难点复习的比例为70.28%;应用德育、课后服务等学习资料丰富知识的比例为40.96%;经常使用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专题学习资料开展技能类学习的比例为29.32%;浏览平台提供的科技馆、博物馆等虚拟场馆,开拓视野根据读书平台中的学习资料开展自主阅读的比例为38.15%。
学生们觉得平台能帮助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比例为73.9%;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知识的比例为56.63%;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找到需要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的比例为45.78%;课余生活变丰富的比例为28.51%;平台对学习没有帮助的比例为4.42%。
3.改进建议
(1)提升平台知晓度
教师对课后服务模块的了解程度和使用频次都是较高的,并且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此部分资源内容是充足和质量高的。可以发现仍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完全没听过或未使用过该模块,平台的推广和宣传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同时,针对资源质量和使用频率较低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推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满意度。鼓励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使用智慧教育平台,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以增加学生对平台的了解;探索更多的推广途径,如举办宣传活动、利用社交媒体等,提高学生们对平台的知晓度,让更多学生了解和会运用平台的功能。
(2)增加多种互动方式。
需要引入多一些的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模块,如在线讨论、小组项目、实时答疑等,以此来增强学生们对学习的参与感和学习的趣味性。加大个性化推荐方面的开发力度,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水平,了解学生们真正的需求,来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提高学生对平台满意程度。为学生提供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路径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希望能通过以上建议,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中小学生群体范围中的影响力,促进学生们更好地利用平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吕玉刚.“国家工程、质量至上”: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J].中国基础教育,2023,(01):26-28.
[2]曾媛,黄志南,薛瑾,黄旭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情况、典型模式与赋能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3,(11):98-104.
【3】邢西深.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4,40(03):18-22.
基金项目:乌兰察布市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wswt202314);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2023NGHZX-ZH062);2022年度集宁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jsky202204);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规划课题(KT20230560);2023年度集宁师范学院博士创新科研基金项目(jsbsjj2337);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项目阶段性进展(NJYT17B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