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摘 要:“双减”政策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然而减负不能只是作业量的减少,更要重构,回归作业“是一种学习化活动”的本质,将“作业负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助力”,真正实现“减负”的目标。小学语文项目化作业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学习探究,契合语文核心素养理念,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段目标,从单元整体视角入手,创设情境、设置驱动问题,丰富内容,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解决真实问题,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双减”背景;项目化;作业设计;单元整体
语文项目式学习就是语文核心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再构建与创造性运用。项目化作业超越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传统功能。贯穿学习全过程,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的载体。本文以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项目化作业的设计策略
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置真实有趣的情境及任务
语文项目化作业的设计并不是从项目和活动开始,而是立足语文学科特性,以“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整体建构”为核心,以期望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学科核心知识为起点。项目化作业应该紧密结合教材,依据课程目标、学段目标,提炼单元目标,体现教材的核心知识、核心概念,促使学生持续深入的探究,从而培养核心素养。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拥有来自东南西北的各地美食,学生的家乡也天南海北各不相同。设计本单元项目化作业《用舌尖丈量中国》,具体目标是:搜集资料了解中国美食,用画、写、说等方式呈现小组成员共同喜爱的中国美食,和身边的伙伴根据自己绘制的地图找到餐厅分享美食。从学业质量水平出发,依据“单元-课时”的目标整体视角,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重构学习内容,为单元项目式作业的任务设计与实施提供具体的学习支架,以真实的情境和有趣的驱动性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和表达的兴趣。
2.以作业单为向导,帮助学生明晰任务
根据低段学生学习心理设计导学单,每一个任务都以问题引路指导思考探究,学习合作。将项目化作业分解到每一课时中完成,或指导构建小组文化,启动合作;或搭建学生自主、生生互助的学习过程搭建支架;或优化项目化作业的品质,帮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按计划完成项目,最终形成成果。
二、小学语文项目化作业的实施策略
1.立足课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项目化作业时,教师的任务是随时观察学生独立学习中的困难,以及合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问题,在学生需要时及时介入,予以指导。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性别、能力、性格和认知存在差异,语言的掌握能力影响着学生合作的意识,制约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从组长的推选、合作公约的制定、任务分工和讨论交流等环节,都需要教师大量的过程性指导和培养。虽然他们天然具有“做中学”热情,但是欠缺实际操作检验和反馈的充分练习。教师要作为合作学习的示范者、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润滑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协助学生更好地识别问题、合作完成任务。
2.坚持学生个人探究与集体协作结合
在项目化作业的实践过程中既离不开小组合作,也离不开学生的个体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不能取代学生的个体学习体验。每个学生都要对每一个任务有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完成自己的项目化作业手册。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商量、分工合作。教师同时设计“过程墙”,记录提醒和监督每一个学生个人以及所在小组的集体项目进度,帮助学生留住学习痕迹。
3.重视项目化作业的展示
项目化作业完成后的成果展示回应了所设计的驱动性问题,检测学生对于单元学科核心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语言运用表达水平,是个人探究和集体合作的成果集合。该案例的展示成果为每个学生都完成一本项目化作业手册,小组共同完成配PPT或展板的5分钟左右登台展示汇报。8个小组的精彩汇报共计两课时完成,作为项目化学习的高潮。项目化作业本身就是学习成果,面向全体学生公开展示就是最好的评价。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收获,更展示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真实的探究,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的。最后总结形成全班共同成果——视频集和作品集。
4.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反思性评价
项目化学习理念的评价,包含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这些评价考察“作业内容与作业目标的的一致性”,使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路标”,是单元作业成为学生与自我、他人交流的桥梁。在该项目化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个人探究表现、小组合作表现进行观察记录评价;展示时,除语文之外,还邀请了数学、英语老师作为评委对各组和个人表现进行评分和总结。通过激励性与指导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素养的整体提升。另外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做出的反思性评价,关注到学习者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发挥。
5.充份借助家长的力量和资源
在项目化作业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仅限于课堂,还需要在课前、课后、课外进行合作,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体验。小学低段学生操作水平较低,有的活动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给孩子恰当的点拨和指导。因此,在项目启动之初,教师有必要通过家长会、班级QQ群等方式公布项目式学习的意义和安排,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协助。该项目化作业中有学生共同去餐厅品尝小组推荐的美食和排练汇报的环节,都因为家长的积极参与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反思
项目化作业作为单元作业的一种形式,为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内在支架,为向学习化课堂转型提供了载体。教师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提取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的能力决定了项目化作业设计的质量。基于学生真实生活情境的,符合本班学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驱动性问题决定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次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启发我们思考从基于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走向基于目标与学习结果的教学组织,我们的教学不仅应该关注“怎么教”与“教什么”,而且要关注“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本案例在评价方面也可以借鉴逆向教学设计,将量规更加细化,便于学生在作业全程中进行自我对照、反思和改进,从而使“学-教-评”在高度连接中真正走向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龚哲勇. 小学低学段开展项目式学习的问题及对策 [J]. 甘肃教育,2022(23): 59-62.
[2]王文静.情景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 [J]. 全球教育展望,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