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抗生素合理使用与动物疾病耐药性防控策略

李强
  
百家媒体号
2023年67期
苍溪县五龙镇农业服务中心 四川广元 628405

摘要: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于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耐药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机制以及当前存在的挑战,强调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针对动物疾病耐药性防控,提出了多种策略,包括加强监管和管理、推广替代疗法、实施预防措施以及加强教育宣传等。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能够降低抗生素的滥用,减缓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

关键词:抗生素耐药性、动物疾病、合理使用、防控策略、监管管理

引言: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动物疾病耐药性的威胁日益突显。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导致了耐药性的快速发展,还对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探讨抗生素合理使用与动物疾病耐药性防控策略,以应对这一挑战。通过深入分析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我们将重点放在如何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上。在当前环境下,加强监管管理、推广替代疗法、实施预防措施等策略显得尤为紧迫。本文旨在为动物疾病耐药性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

一、抗生素耐药性形成机制及挑战

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过程,涉及到基因突变、基因水平的水平传递以及选择性压力等多种因素。

1.基因突变是耐药性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细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其产生抗生素的特异性酶或蛋白质,从而降低抗生素的效力。此外,细菌之间还存在基因水平的水平传递,即通过质粒或转座子等基因载体进行基因的水平传递,这使得抗药基因可以在细菌群体中广泛传播。最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是耐药性形成的主要挑战之一。长期以来,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人类和动物的治疗和预防,导致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大量释放,从而增加了细菌对抗生素的暴露和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了耐药性基因的出现和扩散,加速了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的形成。

2.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不仅在于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还涉及到了动物健康和环境生态的稳定。在畜牧业中,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动物的预防和治疗,以提高养殖效率。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加剧了动物疾病的耐药性,还可能导致抗生素残留在畜产品中,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此外,抗生素通过动物粪便排放到环境中,可能对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因此,抗生素耐药性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

3.面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包括强化监管管理、推广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和方法、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以及加强公众宣教等。在动物领域,可以建立健全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和种类,推广替代性的治疗方案,如疫苗接种和生物控制等,从根本上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压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养殖户和兽医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识,共同维护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与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可以有效减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发展,还能降低抗生素残留和环境中耐药基因的传播风险。这一举措有助于保障动物的健康水平,同时提升人类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1.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暴露和压力,从而减缓耐药性的形成。在养殖业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意味着在动物生病时才使用,并且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而不是一味地大量使用。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还包括严格遵守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和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2.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抗生素残留和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残留在动物体内和畜产品中,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此外,动物排泄物中的抗生素残留也可能进入土壤和水体,促进环境中细菌的耐药性基因扩散,从而加剧环境中的耐药性问题。因此,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残留和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降低细菌在环境中的耐药性传播。

3.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有利于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也有助于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动物疾病耐药性的快速发展,进而增加养殖业的风险和成本。而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疾病的爆发和传播,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从而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还有助于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对畜产品的信心和信任,促进畜产品市场的发展。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是一种医学和卫生管理的需求,也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值得养殖者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和努力。

三、动物疾病耐药性防控策略与实施效果

动物疾病耐药性的防控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策略,并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

1.加强监管管理是动物疾病耐药性防控的重要一环。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明确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剂量、疗程和用药周期,限制抗生素的非医学使用,加强抗生素的审批和监管。同时,还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抗生素,及时报告疾病和耐药性问题,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动物耐药性监测网络,开展动物疾病耐药性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应对耐药性问题。

2.推广替代疗法是防控动物疾病耐药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传统上,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动物的治疗和预防,但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加剧,替代疗法逐渐受到重视。替代疗法包括使用疫苗、益生菌、酶制剂等生物制剂,以及采用生物控制、生态控制等生物控制方法。这些替代疗法能够降低对抗生素的依赖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此外,替代疗法还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有利于维护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

3.实施预防措施是防控动物疾病耐药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提高饲料和饮水的卫生质量,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此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消毒和灭菌措施,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减少细菌的存活和传播。同时,还应加强对养殖户和兽医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动物疾病耐药性防控的认识和意识,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疾病和耐药性问题。通过实施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动物疾病耐药性的风险,维护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疾病耐药性的防控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养殖业者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强监管管理、推广替代疗法和实施预防措施是有效防控动物疾病耐药性的关键措施。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动物健康管理、提高养殖环境卫生水平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减缓耐药性的发展,维护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希望各方能共同努力,共建健康的动物生产环境和食品安全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明,张晓华.抗生素合理使用对动物疾病耐药性防控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0,32(6):45-49.

[2]王静,杨小明.动物疾病耐药性形成机制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19,43(3):112-117.

[3]张亮,王磊.动物抗生素耐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防控措施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8,45(2):56-61.

[4]刘华,赵丽.动物疾病耐药性监测与防控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7,41(5):78-82.

[5]杨明,徐小军.抗生素合理使用在动物疾病耐药性防控中的应用与展望[J].畜牧兽医学报,2016,39(4):92-97。

作者简介:李强(1975-),男,汉族,四川苍溪人,大专,兽医师,主要是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