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电子产品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徐伟
  
百家媒体号
2023年70期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四川省 德阳市 618000

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速度日渐加快的趋势下,各种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智能手机、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早已渗透到了家家户户,也在无形中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孩子的日常生活也免不了会接触到电子产品,这类产品的使用越来越低龄化,也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甚至已经沉迷于电子产品,虽然电子产品的出现能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的学习,但是由此引发的各种不利影响更值得关注。当然,对于电子产品自身来讲,并没有好坏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应该怎样合理使用和控制。基于此,本文探讨电子产品对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促进家庭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产品;家庭教育;影响;对策

数字时代大环境下,电子产品早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甚至学习中,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得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影响和挑战。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和最关键的地方,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关乎着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和沉迷程度。孩子的家长作为其法定监护人,有责任对其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怎样防止沉迷电子产品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更好地利用电子产品助推孩子的学习,而不是让孩子沉迷其中影响其学习甚至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一、电子产品对家庭教育的有利影响

(一)扩展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电子产品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工具,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使得家庭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广泛、家庭教育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通过互联网、电子书籍、小程序等不同渠道,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接触和学习更多教育资源,让孩子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另外,借助电子产品,能够让原本死板的知识以更加生动的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孩子,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孩子学习的热情。

(二)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效率

以往的家庭教育不仅会耗费家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让很多家长力不从心,不知从何去辅导孩子。而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在改变传统家庭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家庭教育的效率。借助电子产品,可以下载很多学习APP,让孩子在线学习,去接触更广泛的知识世界,家长也能够在线上一起和孩子进行交流探讨,让孩子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互联网以及电子书籍等方式,能够在孩子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和视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锻炼孩子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提升其思维能力。不仅如此,电子产品里面还包含了很多益智类游戏、亲子类游戏等,这些小游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智力、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电子产品,能够更加方便的促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通过在线观看教育视频、在线学习等途径,强化交流也促进双方之间的情感互动。而且利用电子产品,家庭成员之间也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在空闲之余进行远程沟通、视频沟通、电话沟通等,让孩子和父母的联系更加方便。家长想要知道孩子的情况,只需要通过短信、电话、微信、QQ、微博、电子邮件等途径,就能够和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近况,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

二、电子产品对家庭教育的不利影响

(一)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

孩子长期接触电子产品不但会导致视力下降,而且还会影响身心健康。上述也提到了现阶段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电子产品,有的甚至小小年纪就已经成为了屏奴,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戴眼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随处能够看到孩子拿着手机成为了低头一族,甚至很多两三岁的孩子就能够熟练地操作电子产品。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三观也在不断地形成和培养的过程中,过早地依赖甚至沉迷于电子产品,不但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还会对他们社会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制约。很多孩子将电子产品作为闲暇时候的消遣方式,不愿意接触大自然,一有时间就拿出电子产品来玩,把自己的探索欲、好奇心、专注力等全部放到了电子产品上。从这一点来看,电子产品阻断了孩子和现实生活的接触,让孩子不愿意走出去,久而久之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差,甚至还会出现很多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常言道: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一部手机。

(二)传统教育方式被打破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秉承的教育方法就是继承式教育,具体来讲就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家族历史的传承、传统美德的弘扬、优良家风的延续。随着电子产品的出现、渗透,使得孩子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家庭教育的实施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家长来讲,如果仅仅只是用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孩子那显然是不能够和当下的家庭教育需求相适应。不仅如此,怎样在电子产品泛滥的背景下做好家庭教育也没有一种现成的模式去照搬和参考,需要家长去探索和实践。

(三)孩子过分沉迷于网络从而引发各种行为问题

随着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这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很多孩子变得脾气暴躁、容易生气、学习出现倦怠、生活缺乏动力。过分沉浸在网络世界的孩子,不愿意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也排斥和别人进行交流互动,他们对现实世界没有探索欲和求知欲,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对他们的社交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等产生制约。不仅如此,像手机这类电子产品,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游戏、社交软件等,这些都很容易吸引孩子,甚至让孩子沉迷不可自拔,这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都是不利的。

(四)影响亲子关系

电子产品的使用之所以会越来越低龄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本身也离不开电子产品。家长长期沉浸在电子产品中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1)孩子耳濡目染会去效仿家长,也变得沉迷于电子产品。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为了孩子不打扰自己、怕孩子烦自己而直接扔给孩子一个手机或ipad,久而久之,电子产品的陪伴取代了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超过了对父母的依赖,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喜爱超过了对父母的喜爱。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孩子会因为父母不给自己玩手机而大发脾气,甚至会和父母大打出手。(2)父母过分沉溺于电子产品,就会忽略孩子,缺少对孩子的关心,漠视孩子的需求,父母把最好的脾气、最灿烂的笑容都给了电子产品,而把所有的冷漠给了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各种因为父母沉迷电子产品而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的事件也时常发生。

三、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促进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成长

要想督促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家长。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丢下电子产品去陪伴孩子成长。家长如果爱读书,孩子也会跟着热爱读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相反,如果家长沉迷电子产品,孩子也会跟着沉迷电子产品。事实上,一个有无读书氛围的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的差别不单单局限在孩子的成绩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孩子的人格、孩子的安全感等方面。俗话说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要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家长首先就要做这样的人。孩子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身心发展还在不断地形成中,相比较于电子产品,其实孩子更加需要家长的陪伴,家长的陪伴并不是说呆在孩子身边就行,而是需要家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真正地放下电子产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孩子架起心理沟通的桥梁,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不断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变得更好。

(二)把握有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随着电子产品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想要真正让孩子不接触电子产品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就需要家长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做到张驰有度。一味地禁用电子产品,不如智慧地引导使用电子产品。那么,对于家长而言,就需要正确、理性地对待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产品的积极作用。所以家长需要对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的身心特征进行了解,并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来制定家庭教育的对策。和孩子一起去探索网络、了解网络,给孩子分析网络的好坏,为孩子设置网络过滤器,和孩子共同成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孩子在当下环境下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包括了自控能力、专注力、核心素养等。在孩子第一次接触电子产品的时候,就和孩子设定规则,对于怎样使用电子产品、每次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等各种内容都做到约法三章,并要求孩子严格遵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和培养其自制力。

(三)做好亲子沟通促进孩子自觉自律

孩子生性好动,也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出现不愿意遵守家庭规矩和学校规矩的问题,如果发生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轻微冲突问题等都属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对于家长也不必过分的苦恼或者焦虑,而应该把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看作是家庭教育的契机,通过高质量的沟通交流,把问题化解,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讲身边的真人真事,让孩子知道幸福是靠不断地奋斗而获得的,让孩子明白业精于勤荒于嬉。还可以列举现实中的案例,从视力、学业、健康等方面,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同时,家长还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一旦发现他们的想法出现偏差,应该在第一时间因势利导,纠正偏差,转变孩子的思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丰富孩子的生活带孩子走出去

作为家长,应该尽量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带孩子到户外接触自然,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等,让孩子明白除了电子产品,生活中还有很多更有趣、更值得去探索的事情。家长需要从丰富孩子日常生活入手,和孩子一起开展各种简单的亲子小游戏,或者按照孩子自己的偏好,结合孩子的特长,引导孩子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比如,可以带孩子一起画画、打球、游泳、唱歌、跳舞、做手工等,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参与这些活动,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在长期坚持下,孩子也会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不知不觉中就不会沉迷于电子产品中了。当然,也可以带孩子去接触下棋、书法、乐器等项目,这些项目能够锻炼孩子的耐心,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去陪孩子练习,久而久之,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都能够得到大大提升。此外,让孩子进行适当的家务劳动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现在的孩子被父母呵护着长大,很少会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因此,父母可以学着放手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可以让孩子帮着自己洗菜、扫地、拖地、洗碗等,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结束语

总之,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要求家长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智慧,正确引导孩子合理有度地使用电子产品,严格做到有节制、有目的、有监督、有效果,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推动力而不是绊脚石。家长要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成长、把握有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做好亲子沟通促进孩子自觉自律、丰富孩子的生活带孩子走出去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Gutnick,A.et al.Always Connected: The New Digital Media Habits of Young Children[EB/OL].New York: The Joan Ganz Cooney Center at Sesame Workshop, 2010.

[2]Barron,B.et al. Take a Giant Step:A Blueprint for Teaching Children in a Digital Age[EB/OL].New York: The Joan Ganz Cooney Center at Sesame Workshop, 2011.

[3]邢素伟.信息时代优化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3):142-143.

[4]袁倩.信息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06):61-63.

[5]张爱霞.数字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3,(05):9-12.

[6]何俐.信息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16.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R]. 北京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20:3-4.

[8]罗紫琳,刘雅涵.大班幼儿在家庭中使用电子产品的调查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为例[J].教育观察,2023,12(21):30-33.

[9]段雅琴.父母干预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23,12(06):22-25.

[10]冯旭权.“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与传统幼儿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3,25(03):137-139.

[11]栗玲,杨晓瑜,董昊.父母手机成瘾对亲子关系的影响[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3):129-132+137.

[12]皮郁郁.“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2):36-38.

[13]于继伟.浅析家庭教育对儿童及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影响——由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银河补习班》引发的反思[J].通信世界,2019,(23):27-29.

作者简介:徐伟,(1981--)女,四川绵竹人,汉族,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国学教育,普通话教学,教育教学管理。

课题项目: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家庭教育服务指导研究中心2024年度科研项目“电子产品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TJY2024022。课题负责人:徐伟;课题参与人:董静,张波,代娜,刘红君。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