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合理性和反思性的思维方式,旨在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改善思维,是合理性、反思性的思维。新课标推行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能够让学生保持独立思考,通过分析、比较等方式判断并筛选所获取的信息,不随波逐流,敢于提出质疑,提出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展开如下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文字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这也正符合“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并探索解决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和新课标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创造阅读情境,增进学生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尚在发展中,虽然教材内有拼音标注,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但要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情感,还是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1]。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师可以创造相应的阅读情境,让学生代入到文章的角色中,将部分情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连接,加强体验和情感共鸣,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代入情境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增强自我意识,产生自己的想法,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肥皂泡》一文,本文介绍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吹肥皂泡,还讲述了肥皂泡的做法和乐趣所在。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各种吹泡泡的玩具,但都是用的特殊工艺制作的泡泡液,甚至还有装上电池就能自动吹泡泡的泡泡机,玩具多样化了,却没有体会亲手做肥皂液的机会。在进行本课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制作肥皂液和吹泡泡的工具,让学生按照课文描述亲手制作。在动手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且经过努力之后用自己制作的肥皂液吹出魅力的肥皂泡,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能切身感受作者描述的童年乐趣。通过创造不同的阅读情境,学生可以代入自身切实体会文章情感,学会深入思考文章内容,为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巧设阅读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是敢于质疑,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所以小学阅读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学生阅读和教师讲解这两个阶段,而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要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照单全收[2]。考虑到小学生对于自主思考还不得其法,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结合不同主题、不同重点的文章巧设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主动思考和探究更深层次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非常强,在教师经常给出这样的示范后,学生会逐渐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慢慢发展为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主动质疑,主动思考求解,这也就达到了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本文讲述了豆荚里的五粒豆在豆荚成熟裂开后被孩子当做玩具枪的子弹,飞去了不同的地方。这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课文虽然比较长,但能够通过趣味的故事吸引学生阅读。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巧设阅读问题,比如“五粒豆分别飞到了哪里?”“它们的结局是怎样的?”“五粒豆都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吗?”先通过简单的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和内容。在学生思考明白这三个问题后,再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章内涵,“为什么其他几粒豆都没有实现自己所说的话?”“第五粒豆为什么能够发芽开花?”“小女孩为什么变得开心了?”“关于课文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这四个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文章内涵和人物情感方面进行思考,探究其中蕴含的哲理,激励学生勇敢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丰富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育方式也需要不断做出改变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阅读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较为枯燥,尤其是面对一些不感兴趣的文章,小学生很容易失去耐心,敷衍了事[3]。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丰富教学模式,加入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元素,最大限度给予学生自由思考和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能够放下课堂压力,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寒号鸟》一文。本文的主要角色是寒号鸟和喜鹊,以二者的行为和对话为主,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模式,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促进课堂互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全文,然后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寒号鸟,一人扮演喜鹊,可以按照课文原内容进行表演,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比如冬天刚来的时候,在崖缝中冻得直打哆嗦的寒号鸟听从了喜鹊的劝告,风停了之后就开始做窝,最后安然度过了寒冬。再比如喜鹊帮助寒号鸟一起将窝搭好,它们俩都在温暖的窝里躲过了寒风凛冽。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要在新课标下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师创造阅读情境,增进学生理解;巧设阅读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丰富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促进新课标下“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宝梅. 小学语文阅读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8 (18): 85-87.
[2]章溢琦. 指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小学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 [J]. 汉字文化, 2023,(14): 141-143.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3. 14.031.
[3]王璐,朱锐汐.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语文阅读批判性思维建构 [J]. 生活教育, 2022,(12): 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