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略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新课标理念,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策略。文章指出,实施基于学情的差异化教学、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融入基于生活的情境化体验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三大路径。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提供多层次的学习支持;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性思考;要积极拓展校内外语文实践资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语文的魅力。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小学语文课堂必将焕发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多元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探究式学习
一、实施基于学情的差异化教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
差异化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理念。面对不同的知识基础、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教师必须从学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为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适切支持,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语文潜能。教师要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学情,了解学生在识字写字、朗读感悟、口语交际、习作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性特点。教师可以采取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测评诊断等多种手段,动态分析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学习策略运用和学习态度养成等情况;教师要通过与学生谈心、家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性格气质等,全面把握影响学生语文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只有洞察学情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差异化教学,促进每一位学生从原有水平不断迈进。
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情,合理设置分层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面对不同语文起点的学生,教师要制定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引导学生分层展开语文学习。比如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多感官认读、趣味描红等形式,帮助其掌握字形和笔顺;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引导其开展字词拓展和迁移运用;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布置汉字故事创编、硬笔书法练习等拓展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提供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资源,如课外阅读材料、习作范文、名家讲座视频等,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拓展语文视野。
二、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面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语文问题开展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语文认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基于语文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好的问题是开启探究的钥匙。教师要立足语文教材,从字、词、句、篇章等不同层面,提炼富有思考价值的探究问题。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设计"从木兰诗中,你能发现怎样的汉字特点"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汉字的形音义变化;"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独特之处"的问题,引导学生挖掘课文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提出贴近学生实际、具有适度挑战性的问题,提升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开展自主、合作、选择性探究。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问题,自主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计划,开展个性化的探究实践。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剧本创编"的探究项目,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熟悉的历史人物,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人物、谱写情节等步骤,完成独具匠心的剧本创作。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营造协作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通力合作攻关语文难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围绕"词语神探""咬文嚼字""语文综艺秀"等主题,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破解疑难。基于兴趣和特长的选择性探究,能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拓展语文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因地制宜开设语文社团,如少年诗社、小小演说家、经典咏流传研习社等,支持学生深入钻研感兴趣的语文专题。
三、融入基于生活的情境化体验,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
情境化体验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生成方式。面对小学生生动活泼、喜好实践的天性,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语文情境中主动感悟、积极实践,在与语文知识技能的互动中提升语用能力,培养语文应用的自觉。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语文资源,发掘寓教于乐的情境化体验元素。小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教师要善于捕捉校园生活中的语文教育契机,让语文走出课堂,融入学生的日常体验。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开设"国学天天读""每周一诗"等栏目,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经典;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阅读越快乐""悦读悦享受"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书香校园中体味阅读之美;利用班级文化墙、黑板报等阵地,开展"习作展评""我最喜爱的文学形象"等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制作中感受语文魅力。
将语文学习融入校园生活,学生能在言语运用的实际情境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语文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开发社区语文资源,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语文。学生的生活不仅局限于校园,更延伸至社区。教师要立足社区资源禀赋,精心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书店,体验书店经营与布置,感受书籍营销之道;参观社区博物馆,探寻馆藏文物的历史故事,领略馆名馆联的言语技巧;走访社区报刊亭,了解热点新闻的编采策划,学习通讯稿件的写作技法。在身临其境的社会实践中,语文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学生能深刻领会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升运用语文认识世界、参与社会的意识。
结论
新课标为小学语文教学变革指明了方向。面对新时代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语文学科的育人使命,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开放办学理念,勇于教学方法创新,在差异、问题、生活中探寻教学的有效路径。实施基于学情的差异化教学,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天赋都得以绽放;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让小学生拥有发现语文奥秘的钥匙;融入基于生活的情境化体验,让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纯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
[2]邓林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探究[J].新课程(中),2017,000(0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