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重点在于教授学生正确的锻炼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能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根据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专业知识,开展针对性的运动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将重点集中在理论性教学之上,忽略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应用于实际的锻炼中,无法体现出价值所在。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体育课堂的建设,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上学习到更多专业性的体育锻炼知识,提倡教师构建“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从前期的理论知识教学到中期的运动练习,再到后期的体育比赛,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运动,掌握正确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练赛一体化课堂;教学优化
引言
在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缺乏科学的判断,经常会在运动锻炼中出现受伤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在指导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科学锻炼意识的培养,许多学生对于运动锻炼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所以导致运动锻炼出现受伤的几率提升。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好的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运动锻炼,体会到运动过程中的乐趣所在,同时还能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通过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同时还能够在课堂锻炼中,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最后通过比赛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保障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以问题作为驱动,构建新型的体育课堂
(一)注重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构建中,大多数的教师并未重视体育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的重要性,仅仅只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开展体育运动的锻炼,导致学生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对于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容易在自行锻炼的过程中出现受伤的情况,无法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基于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课堂的构建中,需要更加注重问题提出的重要性,自主意识培养对于学生学习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动式学习无法真正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构建,以问题作为引导,将理论知识、技能、方法直接教授给学生,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个人的练习计划。在问题的设计中,需要围绕着专业的知识展开,同时也需要结合生活场景,例如,在正式运动之前,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运动锻炼之前需要做好拉伸运动?”、“拉伸运动对于人体的肢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性的进行运动锻炼,感受肢体的变化情况,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同时也能够不断强化正确的运动锻炼意识。
(二)注重学生的课堂反馈
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反馈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前期的学习和练习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畅通的交流关系,了解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以及日常锻炼中的表现情况,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性的开展教学,帮助学生纠正运动锻炼中所存在的错误,提高锻炼质量[1]。
二、建立探究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体育课堂的构建中,大多数的教师并未注重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也并未引起高度关注,这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之上无法得到快速成长,限制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基于“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建议通过探究式课堂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乐趣所在,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锻炼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例如,在使用练习器材时,教师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运动锻炼时,如何正确使用运动器材,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器材的使用对于人体的锻炼产生着怎样的影响。教师还可以结合电子课件进行人体在锻炼时肌肉的变化展示,让学生对于相关的体育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和了解[2]。
(二)开展团队练习
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团队练习的开展是重点,从初步的学习到练习,再到比赛,这些都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合作,这样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是让学生在课堂之上掌握更多的运动锻炼技能。例如,在篮球项目的锻炼中,教师首先针对篮球本身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篮球练习等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然后鼓励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之前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检查学生在运动锻炼中姿势和方法的正确性,针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纠正,这样可以保障学生在运动锻炼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也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
三、构建学生评价体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
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团队比赛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中的灵活应用情况,根据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促使学生在后续的运动锻炼中,能够根据自身的不足进行强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学生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掌握学生在运动锻炼中的优缺点,这样可以明确学生在运动锻炼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建议,让学生能够在锻炼中更加了解自己。
(二)分析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
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许多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表现良好,进入到比赛,自身的实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或者日常练习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无法展现出最佳的实力。基于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通过学生评价机制,对学生在各阶段的表现情况进行精准化的评估分析,掌握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情况,若发现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练习方法存在有问题,并未真正的了解不同的练习项目对于自身的影响,这使得学生在练习时并未认真,导致了自身的条件无法达到比赛的要求。
结束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能力提升是重点,许多教师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上缺乏综合化的考量,学生无法得到成长,教学质量下降。基于“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各阶段的表现情况,从理论学习,到日常练习,再组织相关的体育比赛,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一体化教学中不断成长,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保障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也能够真正体会和感受到运动锻炼的乐趣所在,真正实现了体育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苏云英.新中考背景下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2(20):30-32.
[2]陈选云.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上),2022(06):62-63.
[3]邓葵次.“学、练、赛”教学模式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新体育, 2021(2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