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教育在医学生中的现状调查与应用研究

张鸿 刘娟 鲜丽 鲜蓉华 王婷 尚彪
  
百家媒体号
2023年48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 南充市中心医院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637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医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对中国医学生中生命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生命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医学生生命观、医德观的积极影响。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结果显示医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与需求较高,但在教育内容、方式与方法上仍存在不足。文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生命教育的策略,旨在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生命教育;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现状调查;应用研究

一、引言

本文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出发,阐述了生命教育对医学生的重要性。介绍了生命教育的发展背景,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生命教育对医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调查医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生命教育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生命教育的意义与现状

(一)生命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

生命教育,旨在通过教育使个体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并探索生命的深层意义。这种教育不仅关注生命的生物学维度,更加重视心灵、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成长与发展。在医学教育领域,生命教育尤为重要。它帮助医学生构建全面的生命观,培养对生命深切的敬畏与爱护,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以更加人文的关怀对待病人,促进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医疗环境中,生命教育为医学生提供了一种稳定的价值导向,使他们在面对生死、健康与疾病时,能够作出更加理性和人文的判断和选择。

(二)医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

尽管生命教育在理论上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医学生的生命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医学生在学术压力、职业准备和技能培养的重负下,可能会忽视生命教育的学习与实践。此外,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不同医学院校中存在差异,一些院校可能未能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敬畏、人文关怀的丰富资源。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医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尚浅,难以深刻理解生命教育的深远意义,对生与死、健康与疾病的态度可能过于理性,缺乏必要的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因此,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的生命教育,尤其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融入教育过程,成为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医患和谐关系的关键。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着深厚的生命教育元素,其核心在于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珍爱。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强调爱人、敬生、珍惜每一个生命,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文关怀;道家的“道法自然”理念,则教导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尊重生命的自然属性。佛教的“慈悲为怀”思想,更是倡导对所有生命的悲悯和关爱,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当避免伤害任何生命。这些思想和理念,为当代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深远的启示,强调了生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生存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他人的关爱。

(二)传统文化在医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已被多个医学院校融入课程与实践中。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例,该校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医学”等课程,专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伦理的结合。在课程中,通过分析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如何指导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尊重患者、维护患者尊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医者仁心的内涵。同时,结合道家“道法自然”理念,讨论如何在医疗实践中顺应患者生命规律,尊重生命自然过程,避免过度医疗。此外,通过举办“生命关怀”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医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临终关怀中心,亲身实践佛教的慈悲思想,用实际行动关爱生命,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与体验。这些课程和实践活动,不仅让医学生深刻领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也为他们将来成为具有高尚医德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医疗工作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医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为深入了解医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复合方法。问卷设计涵盖了医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度、态度、需求以及传统文化在生命教育中的应用情况。问卷调查对象为来自全国五所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2份,回收率为94.4%。深度访谈则选取了其中50名医学生和10名生命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更深入地探讨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实际感受和具体需求。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生命教育抱有积极态度,认为生命教育对于未来的医疗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提升医德医风、构建医患和谐关系方面。然而,也有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特别是缺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深度访谈中,医学生普遍反映,希望能有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结合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如通过经典文献学习、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形式,增强生命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五、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教育应用策略

(一)加强生命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为了更有效地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首先需要对教育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这包括将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哲学、伦理观念等元素,以及对生命尊重和珍惜的态度,系统地整合进医学生的课程体系中。例如,开发专门的课程,如“传统文化与生命伦理”,“人文医学与中国哲学”,通过讲述历史上的医学案例、哲学思想,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感悟到传统文化对于生命敬畏、慈悲为怀的教导。

(二)优化教育途径,融合传统文化精华

优化教育途径意味着需要在医学生生命教育中,更有策略地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授,还包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课程、微课、MOOCs等,将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内容普及到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聚集更多的资源和专家,创造出跨学科、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灵活的时间和空间内,自主学习传统文化和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

六、结束语

医学生生命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本研究,我们认识到在生命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内容,还能提高医学生的生命教育质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生命教育模式,加强教育实践,深化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应用,为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医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世荣,马延龙,马莉.医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与生命教育探析[J].价值工程,2011,30(30):1.DOI:10.3969/j.issn.1006-4311.2011.30.209.

[2] 张婕.中国传统生死观视域下医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

[3] 魏祥林,孙晨嘉,尹华玲.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生生命教育模式探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4-03-30].

课题来源:南充市社科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项目 NC23B25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