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三论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研究

惠钰婷 刘宇轩 刘庆炜 刘璐
  
百家媒体号
2023年48期
山东农业大学

摘要:“00后”多是生于“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从小备受宠爱,优渥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更具自由精神和开放思想,所展现的思想行为特点也是多变和复杂的。现如今,“00后”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角,踏入大学生活,这是他们新的人生阶段,也是他们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阶段。在目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他们的价值取向事关我们党和民族的前途,事关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在“00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与实践中,我们必须回答三个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三论:一是存在论问题,即“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可能性;二是认识论问题,即“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的掌握;三是实践论问题,即“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实施。总之,对于“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调整,基于“0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内部控制,也是一个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控制的过程。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三论”,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不断调整“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期不断提升教育效果。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三论

“0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新主角,在新生代形象的加持下也成为了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他们也有较为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思想信念淡薄,政治意识薄弱;心理脆弱,极易崩溃、“emo”、“脆皮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过于依赖网络,喜好刷抖音、快手、油管等短视频平台,并能从中快速掌握新事物,并不会立马区别真伪;注重个人导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突出,以自我满足和自我喜好为价值导向等方面。而“00后”青年群体是新时代共成长、共学习和共发展的一代人,他们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作为高校教育者应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的独特思想行为,要适时改变教育引导,较强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真正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存在论分析“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针对于“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得以可能,一方面根源于“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手段和方式介入“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缩小其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使其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生逢盛世,“00后”大学生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物质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更多,思维更加活跃,情感更加丰富。其主要表现有,一是思维活跃,自我意识突出。“00后”大学生多为“421”家庭的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丰富,喜欢彰显个性,加上对网络的熟练运用,个人思域和视野不断开阔,对自我的关注更加紧密,精致利己主义者居多,简单说就是特别在意个人主观感受,对他人严格,对自己宽容。二是善于体验新鲜,心理相对脆弱。他们思想开放、个性突出,对新鲜有个性的事物感兴趣。但是缺乏解决突发问题的经验和能力,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不知所措,承受压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较弱,极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三是好高骛远,功利心强。对社会事物敏感但是不了解,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信息筛选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较差,不足以与非主流意识相抗衡。个人规划目标不能脚踏实地,幻想“一夜暴富”“锦鲤附体”“立竿见影”,吃苦精神匮乏。对荣誉的好胜心强烈,功利心较为明显,讲贡献少,求回报多。四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合作意识不足。二课活动参与率高,对于自己个人参与的活动积极性高,富有责任心。但是以团队形式的活动,有明显的割裂,意见分歧较大,缺乏集体归属感,合作意识较差。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超过4430万人,这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高知群体,也是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对象。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认识论剖析“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认识论出发,我们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即为对其信息获取、加工、组织的过程,在信息的交互渗透过程中,我们对“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控制就变成关键变量,把认识论问题和控制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也为我们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视角。“清醒的沉沦,知识打开了我们的眼界塑造了我们的三观,现实却狠狠的敲打我的脊梁。”这是在一位“00后”大学生的书桌上写道的。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成长、国内外各种势力力图争夺青年的背景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针对“00后”不同群体、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合适合理的教育方法,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要的研究课题。新时代的“00后”大学生们,他们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物质环境更为优越,精神成长空间更为富足,教育机会也更加均等,职业选择也是丰富多元的,信息化的交互渗透,传播与接受信息的过程也会更加主观性,我们对“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相互认知中进行信息的转化。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实践论研究“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实践论,即是基于系统论对“0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也可以理解为是政治教育的控制系统,并不是过于简单的操作调整,而是需要根据“00后”大学生的可能性空间变化进行不断地调整,形成稳定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一是利用党员师生群体组织开展“1+1”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党员示范,榜样引领。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优势,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集师生“学习研讨、思想沟通、联系互访、志愿服务、党建交流、专题培训、结对帮扶”等于一体,发挥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教工党员对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二是打造“听说读行”四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立足“00后”大学生实际,结合各专业和学生特点,开设聆“听”篇、演“说”篇、“读”写篇和践“行”篇。开设“红色课堂”,鼓励大学生讲“微党课”。通过自学,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红色经典故事,如“半条被子”“一封家书”等,以PPT的形式讲述历史故事,分享学习感感悟。积极举办“红色经典记忆”读书活动。通过朗诵“红色经典故事”、分享“红色事迹”、撰写读书心得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群体对党建文化建设的认识,以文化促党建,以党建强思想。三是构建全媒体网络矩阵,利用“00后”大学生熟悉平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互联网+思政教育”,运用微信公众号切实有效加强移动互联网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开设“00后大学生思政基地”“思政答案之书”“我身边的十佳大学生”“大学生思政征稿”等栏目,积极营造大学生思政学习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2][英]P·切克兰德.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M].左晓斯,史 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3]蓝江.以社会网络群体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5,(3).

[4]李基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三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

[5]柏培玲.“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