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现状、问题、对策分析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新鲜血液,其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及行动对于缓解养老压力、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社区养老服务;意愿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有限,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的参与将为社区养老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参与意愿和动力机制,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提供人才支持;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同时,本研究的结果还有望为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社区养老服务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正逐渐深入。学者们多从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方式及效果等角度展开探讨,普遍认为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然而,现有研究在大学生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服务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尚显不足。
国外在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志愿者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国外学者在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动机、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研究内容涵盖了大学生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当前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此外,研究还将探索促进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机制和对策。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学生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态度和参与意愿的数据;深度访谈将针对大学生、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及相关政策制定者进行,以获取更深入的见解;文献综述则用于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本研究将力求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研究结论。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现状
2.1 调查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与现状。在设计上,我们精心编制了问卷,内容涵盖大学生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参与经历、意愿动机以及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预调查,并根据反馈进行了修订。
在实施阶段,我们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线上通过学校官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问卷链接,便于广大学生参与;线下则通过走访宿舍、教学楼等场所,发放纸质问卷,确保调查覆盖面的广泛性。
整个调查过程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期待通过此次调查,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真实情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2.2 意愿现状分析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认知情况:大部分大学生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停留在“基本了解”或“略有了解”的层面,完全了解的学生比例较低。这反映出在大学生群体中,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和教育仍需加强。
意愿情况:超过七成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其中“非常愿意”的比例达到30%。这表明大学生对于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有较高的积极性。
影响因素:在影响大学生参与意愿的因素中,“时间安排”和“个人兴趣”的评分较高,说明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是否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影响较大。同时,“经济因素”和“家庭态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2.2.2 不同年级、专业的差异分析
请注意,以上数据仅为示例,实际数据应基于具体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调查样本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数据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研究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通过这些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在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意愿上的差异。例如,低年级和医学护理类专业的学生参与意愿相对较高,而高年级和理工科、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参与意愿相对较低。这些差异可以为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不足,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导致参与意愿不强。社区养老服务机制不完善,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使得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大学生的时间安排与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参与难度加大。政策支持不足也是制约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影响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意愿的对策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其参与热情。
优化服务机制,为大学生参与提供便利。建立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如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参与方式。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大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结论
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其参与意愿的提升对于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优化服务机制及强化政策支持,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为社区养老服务注入新活力,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佳君.重庆市大学城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21.
[2] 刘佳峰,程娜燕,田丰毓.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长春市某高校为例[J].现代交际, 2019(16):3.
[3] 林源聪.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和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 37(3):4.DOI:CNKI:SUN:XNSZ.0.2017-03-001.
[4] 邵子豪.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9, 40(26):2.DOI:CNKI:SUN:XDSM.0.2019-26-054.
作者简介:
宋永芳,2004年,女,汉,山东潍坊,本科,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现状、问题、对策分析研究
闫晓俐 2003.12.03 女 汉 山西大同 本科
许向远 2004.04.01 女 河北 廊坊 本科
王汉香 1987.07 汉 山东省青岛市 讲师 硕士 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