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与学生全面发展研究

沈佳雯
  
百家媒体号
2023年91期
昆山高新区姜巷小学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正逐渐向"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旨在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单元作业中融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以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在孩子们的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单元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单元作业设计往往侧重知识的机械重复和记忆,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教—学—评”一体化,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倡导的一种先进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环节的有机融合,旨在形成一个连续、互动、反馈的教学循环。这种一体化设计能够确保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一致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不仅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还要能通过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目标导向教学法以及形成性评价等现代教育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并非单一维度,而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内省智能等多种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智能构成。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差异,认为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而非仅仅聚焦于传统学科知识的教授。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智能优势,设计多元化的作业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学习者通过主动建构新知识来理解和掌握信息。在教-学-评一体化中,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协作、探究和反思,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作业设计应鼓励学生运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目标导向教学法则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作为教学的核心,教师根据这些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在教-学-评一体化中,教学、学习和评价目标应保持一致,确保每一项作业都为达成这些目标服务。教师不仅要清楚地向学生表述目标,还要通过评价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目标实现上的进展,从而调整学习策略。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中的重要一环,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以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即时反馈。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仅仅关注最终的考试成绩。通过观察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些理论基础共同构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石,它们促使教师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从单向知识传递转向双向互动交流,从一次性评价转向持续性评价。通过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目标导向教学法以及形成性评价,教-学-评一体化得以实现,从而促进学生在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在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的设计中,教师需充分考虑这些理论,确保作业任务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实现教、学、评的深度整合。

三、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实践

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是一个融合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复杂过程,它需要教师深入理解学生的需求、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以创新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设计作业。以下是一些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作业设计实践案例,它们展示了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场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一: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My Clothes单元为例,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作业,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衣物相关词汇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自我形象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作业设计包括:词汇记忆卡:学生自制单词卡片,每张卡片上包含一个衣物词汇,以及对应的实物照片或插图,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加深记忆。模拟购物:学生分组模拟购物场景,使用新学的词汇描述衣物,同时进行简单的价格谈判,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个人衣橱设计:学生设计自己的理想衣橱,列出需要购买的衣物,练习列表写作,并结合颜色、款式等词汇进行描述,锻炼表达和想象力。

案例二:在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水果”主题中,教师设计了以下作业,以培养学生的科学饮食意识和合作精神:制作水果沙拉: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制作沙拉,并记录制作过程,用英语描述所需食材及步骤,促进实践学习。水果知识卡片:学生搜集不同水果的英文名称、营养信息,制作知识卡片,通过分享增强团队合作和信息整理能力。健康饮食演讲: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小型演讲,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及其营养价值,提升口语表达和公众演讲技能。

在这些实践案例中,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还注重他们参与度、情感态度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新词汇,还在真实情境中锻炼了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食物和分享知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得到提升,同时也养成了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教-学-评一体化的作业设计实践强调了评价的多元化和即时性。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以采用观察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同伴互评、自我反思等方式,收集形成性评价数据。这些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进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支持。

为了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融入作业设计,教师需要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和团队协作。他们可以参加教学研讨会,分享成功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单元整体说课、研磨课和展示课等活动,鼓励教师实践和反思,提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能力。

总结起来,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实践是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出富有挑战性和互动性的作业,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实施案例中的作业设计,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确保教、学、评的一体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结来说,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设计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又能引导他们反思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刘睛敏,陈琼.“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J].基础教育课程,2024,(06):75-83.

[2]吴莹.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24,(12):10-14.

[3]吴洁.“教—学—评”一体化环境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校园英语,2024,(16):42-4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