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三全育人视角下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研究

孔令慧 付伟 朱英萍 石毅
  
百家媒体号
2023年94期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已经渗透各行各业,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论述了新媒体如何影响并引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旨在为高校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实施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三全育人;新媒体;价值观念;高校大学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三全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纷繁复杂的网络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三观”影响是一把“双刃剑”[2],需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全员育人视角下,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

(1)全员育人理念概述

全员育人理念强调教育是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过程,除了传统课堂育人模式,还强调高校的行政人员、实验人员、学生的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媒体等都是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各自的角色和功能,共同对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念形成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使得教育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

(2)新媒体环境下的全员育人现状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使得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抖音等新媒体工具,发布与课程相关的扩展材料、时事评论,引导学生在实时的社会背景中讨论,帮助他们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家长也通过参与这些平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社交动态,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和引导。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和价值观互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新媒体在全员育人中的作用与挑战

虽然新媒体提供了平台,使得教育者更加灵活和广泛地参与到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来,但新媒体的开放性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问题,将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产生不利影响。碎片化信息的不准确性或误导性不仅可以诱导青年学生,甚至教师群体、家长也有可能无法精准甄别,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指导学生正确筛选、甄别、接受信息,培养其批判性辩证的思维能力,是全员育人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全程育人视角下,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

(1)全程育人理念概述

全程育人的理念强调了教育的全过程性和整体性,涵盖学生“从课堂到课后”、“从学习到生活”、“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业到就业”的多方面全程育人过程,涵盖学生的整个学习周期,以及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3]。这种教育方式追求在学生的成长各阶段都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教育的每个环节都能有效衔接,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方面发展。

(2)新媒体在全程育人中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和持续化教育机会。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偏好,并形成每位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材料和互动式学习活动。此外,通过“数字孪生”、VR/AR等技术,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真实的就业环境、设备工作原理、以及行业发展状态等,确保了教育活动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有效地支持了学生价值观的持续引领和全面发展。

(3)持续性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挑战

新媒体使持续性教育、终身教育变得触手可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慕课(MOOC)、学堂在线、网易公开课等学习平台,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然而,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快速更新等特点,也为持续性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大学生处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学校、家长、社会要形成合力,接力完成持续性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全方位育人视角下,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

(1)全方位育人理念概述

全方位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全方位育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其综合能力和个人价值观的培养。高校需要提供学生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传统学科学习之外,进行广泛的探索。教师应设计综合性课程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潜能的最大化。

(2)新媒体的多维度教育功能

新媒体的发展为全方位育人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借助新媒体的在线课堂、客户端、小程序、数字图书馆等资源,学生可以了解到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通过新媒体平台召开在线研讨会,学生能够与全球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且可以随时回放重复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可以借助VR/AR等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创新实践,特别适合高风险或资源密集的实验。这些新媒体工具和平台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帮助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以及价值观形成等多个层面得到全面发展,显著地拓展了教育的边界,为实现真正的全方位育人提供了强大支持。

(3)全方位价值观引领的实践与展望

在新媒体时代下,全方位育人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资讯,实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新媒体技术。这要求教师要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如在线课堂、互动式视频、在线协作平台、虚拟现实等,以创造更加吸引人、更具互动性的课堂体验。同时,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和优化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效果,评估新媒体活动对学生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新媒体技术的教育实践仍需不断探索,推动教育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发展,确保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职业挑战。

新媒体为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维度出发,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阵地,倡导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形成合力,协同发力,实现对学生全面、持续、深入的价值观教育。同时,也需警惕新媒体可能带来的信息碎片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引导,确保新媒体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 OL].[2023- 03 - 20]. http:/ / www. moe. gov. cn/ jyb_xwfb/s6052/ moe_838/ 201612/ t20161208_291306. html.

[2]夏传红, 梁瑶福.“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育路径探索[J].传播与版权, 2024(08): 108-110.

[3]李沐曦.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22.

(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及其引导研究”的成果,负责人:连泽绵,编号:L13BZZ0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