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数学是高校基础学科之一,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积极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高校数学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旨在为提升高校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数学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工具[1]。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2]。因此,研究当前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改革创新路径,以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 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2.1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且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然而,当前高校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新时期进行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是必要之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除此之外,通过改革创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新时期进行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创新已经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2.2 促进高校教育发展
在当前社会发展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学应用能力。在进行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时,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高校数学教学中进行改革创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3 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3.1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将数学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设置情境、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来;最后,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引入竞赛、趣味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3.2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从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入手,促进数学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高校应明确数学学科在大学教育中的定位,并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合理、适度的课程结构为基础,构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其次,高校应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确定不同层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因此高校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以夯实学生基础为根本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教学难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以促进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
3.3 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数学教学改革需要以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为核心,实现数学应用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设置课堂内容。比如在学习微积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某企业想要对企业员工进行体检,为确定体检人员数量需要多少钱,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应用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并进行问题解决和结果分析。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微积分知识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如何应用微积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教师要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和现象,例如市场调查、工程建设等都与数学有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这些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3.4 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概率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教材内容改革。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教材内容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和联系,增加教材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5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以适应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通过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最后,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突出课程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数学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工具。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提出了高校数学教学改革路径,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数学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彦勤,郭述锋,袁媛.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创新改革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20):50-53.
[2]王莹.探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 2022, 5(5):7-9.
作者简介:
王成满(1983-),女(汉族),重庆江北区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基础数学教育,教研教改,数学建模等。
殷羽(1985-),女(汉族),重庆合川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
徐文华(1984-),女(汉族),湖北随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数值代数。
基金项目课题: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