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评一体化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探索
摘 要: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高中英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读后续写;教学评一体化;思维导图
一、读后续写及存在的问题
2016年读后续写题型进入高考开始就占据了重要地位。该题型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本的基础上续写符合情节、逻辑和结构的文章,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考验其逻辑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传统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导致了写作能力提升缓慢,不少学生不仅存在对文章主旨大意、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把握不到位的“读”方面的理解问题,更因为思维局限,对所“续”内容存在发散性思维缺失以及“写”部分因词汇量不足导致句式单一、语法错误频出等表达不流畅的问题。
读后续写对英语素养提出新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优化教学,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发挥评价检测教与学效果的价值,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是高中英语教师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意义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涵盖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环节,形成一个闭环,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能力提升。将思维导图这种图形化的信息组织工具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效果。
首先,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将文本信息以图形化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呈现,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关键信息,为后续写作打下基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激发想象力,丰富续写内容;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组织语言,使续写内容更加清晰、连贯。
其次,培养思维品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升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文本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判断,为续写内容提供合理依据,并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续写。
最后,提升教学反思。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导图,可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思维方式和写作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可以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教师通过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思维能力。
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的教学评一体化,更重视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尤其是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影响。通过阅读、写作和评价环节的有机结合,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提升写作能力。读后续写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想象力,使其能够写出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逻辑通顺的文章。评价环节不仅是对学生写作成果的评价,更是对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学生能够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
2.应用原则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习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读后续写教学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通过分析阅读文本、完善续写任务、开展课堂评价等活动,学生将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奠定思维基础。
其次,注重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写作能力。写作思维是学生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评价学生的续写作品时,不仅要关注书写规范和词句使用,更要关注故事的逻辑性、情节构思的合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应合理运用评价引导学生赏析文本、推敲故事情节,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使其在“写作者”与“评价者”的角色转换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写作思维。
此外,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激发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拓展思维、激发创造力,从而提升读后续写教学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理解、写作构思、情节发展预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提升写作逻辑性。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帮助学生反思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最后,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写作成果,更关注学生在阅读、写作和评价过程中的表现。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情况、课堂参与度、续写练习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形成性评价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续写作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反思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3.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构思,并在“写”中“写”后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进行评价反思。课前导读,理解大意,通过标记关键信息、利用“情节山”等概况情节、分析段首句;梳理情节,把握主题,并进行背景信息分析;创设情境,鼓励互动交流,分析故事矛盾冲突,注意原文逻辑延续,强调续写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多层次多元化评价,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互评互改,促进反思和文化及表达迁移。
读后续写教学应重视“教、学、评”一体化,通过课前导读、情节梳理、情感探究、逻辑分析、评价反思等环节,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写出高质量的续写文章。
三、结语
思维导图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积极探索,将思维导图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莹莹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探究 [J]. 校园英语 ,2023(17):157-159.
[2]潘碧秀. 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J]. 校园英语 ,2022(39):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