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传统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歌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涂燕
  
百家媒体号
2024年15期
重庆市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 404500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传统民歌在初中音乐歌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探索路径。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教学案例的结合阐述了传统民歌作为民族文化瑰宝,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及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民歌的独特价值与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特点,随后从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方法创新及实践活动组织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传统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具体策略。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这些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了其对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及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传统民歌;初中音乐;教学实践;民族文化;音乐素养

引言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情感。传统民歌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桥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民歌,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音乐视野,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民族认同感。本研究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传统民歌在初中音乐歌曲教学中的融入策略与实践效果。

一、传统民歌的独特价值与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特点

(一)传统民歌的独特价值

传统民歌,作为民族历史的悠扬回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地域风情。学生沉浸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各民族的历史长河,感受其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深厚情感。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激发了他们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自豪感。同时传统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和真挚的情感,直击心灵,唤醒学生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与审美追求,为他们的艺术之旅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二)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特点

初中音乐课堂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学生群体处于青春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三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传统民歌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传统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将传统民歌的精髓深植于初中音乐教学之中,教师们不遗余力地拓宽教学资源,力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他们不辞辛劳,广泛搜集散布于各地的传统民歌资源,从悠扬的音频到生动的视频,再到珍贵的乐谱,一一整理归档,构建起一个全面而详尽的教学资源库。同时教师们还积极搭建桥梁,邀请民间艺人及专家学者步入课堂,以现场演唱与深度讲解的形式,让学生直面传统民歌的原始魅力,感受那份来自民间的纯粹与热情。此外教师还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与学生实际,自编自创富含乡土气息的传统民歌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共鸣。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民歌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学唱和欣赏上,而应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民歌相关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民歌的情感内涵;采用对比教学法,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歌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异同点;还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使传统民歌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组织实践活动,强化学习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民歌文化,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组织民歌演唱比赛或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接受观众的检验;可以组织民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新的民歌作品;还可以组织民歌采风活动,让学生深入民间了解传统民歌的创作背景和演唱环境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民歌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传统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一)实践案例

以初中为例,在音乐教学革新中成效斐然。音乐教师不辞辛劳,深入乡间地头,广泛搜集并精心整理本地传统民歌资源,构建起一个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库。课堂上,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将一幅幅生动的民歌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配以详尽的背景介绍与特色解析,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民歌的韵味。更令人称道的是,学校还特邀当地知名民间艺人亲临课堂,以原汁原味的演唱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民歌的无穷魅力。此外,定期举办的民歌演唱比赛与创作活动,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造力,让他们在舞台上自信地展示学习成果,传承着民族的瑰宝。

(二)效果分析

经过一系列深入而生动的教学实践,初中的学生们在音乐素养与民族认同感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对传统民歌的兴趣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如今的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各类民歌学习与活动,展现出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音乐素养方面,学生们在掌握基础音乐知识的同时,更学会了如何细腻地品味与演绎传统民歌,其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份对民歌的热爱与投入,悄然间加深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使他们更加珍视与自豪于自己的文化根源,纷纷表示愿为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贡献青春力量,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歌曲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全面素养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传统民歌这一民族文化瑰宝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凝艳.珍视民歌音乐 提升核心素养——民歌音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摭谈[J].中学教学参考, 2020.

[2]金美玲.民歌融入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J].琴童,2023(7):39-41.

[3]杨莹.浅析裕固族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6):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