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艺教当先”:基于乡村文化治理和乡村教育发展视角的洛阳城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

韩雨宸 高灿灿 张艺津 罗怡洁
  
百家媒体号
2024年14期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3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治理与乡村教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传承发展乡村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受制于基层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语境,缺乏系统性思考和实践体系的应对,各类扶助政策难以“落地”,基于对洛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艺术教育一线状况的调研,提出“艺教当先”的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和文化复兴对。本文以洛阳市城村学校为例,从乡村文化治理和乡村教育发展的双重视角出发,探讨艺术教育在乡村学校中的发展路径与策略,旨在推动洛阳城村学校艺术教育的繁荣与乡村文化的振兴。

关键词:乡村文化治理乡村教育发展 艺教 文化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治理与乡村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够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乡村艺术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城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以乡村文化治理和乡村教育发展切入点,对洛阳涧西区大所村学校进行实地实践文化艺术兴趣教学,了解乡村学校的教学基础和文化教育的程度,艺术教育不仅能够丰富乡村学生的文化生活,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经过实践,我们剖析当前乡村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面临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教育理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依据相关文献及政府报告和政策,对洛阳市乡村学校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背景下的艺术教育进行概括描述:

(一)对艺术教育发展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洛阳市政府及教育部门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时,明确将艺术教育作为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加强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和目标。在《洛阳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到了要广泛开展校园艺术展示活动,创建高水平学生艺术团、学校美育实践基地等,这些都为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政府加大对乡村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用于改善乡村学校艺术教学设施条件,如建设音乐教室、美术室等,以及购买艺术教学器材和资料。同时,政府还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奖学金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乡村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学习和创作。

(二)对发展艺教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

政府加强乡村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研修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乡村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还鼓励和支持乡村艺术教师参加各种艺术比赛和展演活动,以提升其艺术水平和教学经验。另外,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优秀艺术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优惠等福利待遇等可以减轻乡村艺术教师的生活压力和工作负担。

四、洛阳乡村学校艺教发展现状综述及分析

(一)艺教当先的概念及综述

“艺教当先”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教育实践中,都应给予艺术教育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强调了艺术教育在教育和文化发展中占据优先地位的理念。这一理念旨在通过加强艺术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化素养,并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艺术教育是指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活动,培养人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不仅关注艺术技巧的培养,更注重个体的感知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的提升。艺术教育旨在通过艺术的欣赏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

(二)洛阳乡村学校艺教发展现状概况

2.1 教育资源不足

洛阳城村学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艺术教师短缺、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内容单一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影响了乡村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2.2 教育观念滞后

部分乡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艺术教育只是“副科”,不影响学生的升学和就业。这种观念导致艺术教育在乡村学校中处于边缘化地位,难以得到有效发展。

2.3 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和教育观念滞后,洛阳城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艺教当先”的洛阳城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策略

3.1 乡村文化治理与艺教相结合

乡村文化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文化治理旨在通过文化引领、文化服务和文化管理,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艺术教育作为文化治理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展示和传播,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乡村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两者结合将在乡村文化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招揽人才

政府政策支持加大对乡村艺术教育师资的投入力度,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同时,鼓励和支持优秀艺术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高乡村艺术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在乡村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出台人才引进政策让人才放心进乡村。

3.3拓展教育资源引进创新教学方法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乡村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农村艺术教育基地和公共艺术设施。通过引入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开展艺术教育交流活动等方式,丰富乡村学生的艺术学习体验。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艺术教育的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教育者以学生为主,积极探索适合乡村学生的艺术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采用互动式、体验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注重跨学科融合和乡土资源开发,将艺术教育与乡村文化、乡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建设现状及对策》河南日报乡村版 曹阳 2024-05-07 第四版

[2]【大河财立方消息】洛阳市人民政府发布《洛阳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06-02

[3]《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提升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4]《“乡村文化”治理与乡村“文化治理”:当代演进与展望》, 《学习与实践》谢延龙2021第4期

简介:

韩雨宸(2004),河南周口人,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高灿灿(2004),河南周口人,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张艺津(2004),河南安阳人,本科,工业设计专业

罗怡洁(2005),湖北十堰人,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