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一心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马中慧
  
百家媒体号
2024年21期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五中学 733399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的起点,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意识至关重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一心四环”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领悟、延展拓展四个环节四环节,引导教师优化教学行为,精准把握教学节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本文将深入分析“一心四环”模式的意义,并探讨其实施策略,为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一心四环;初中物理

一、“一心四环”课堂教学模式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心四环”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辅助教师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领悟、延展拓展四个环节,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为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建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实验、讨论、归纳等方式,发现物理规律,获得新的认知。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物理和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一心四环”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物理知识,还培养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讨论和汇报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提升倾听和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物理问题,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推理,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心四环”教学模式突破学科界限,注重学科内容与生活实际、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将物理原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出解决方案。这不仅让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知识视野,发展多学科融合思维能力。在跨学科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一心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构建互动式学习环境,激发探究兴趣

构建良好的互动式学习环境是实施“一心四环”教学模式的基础。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师生角色界限,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想法,鼓励大胆提问、表达观点,尊重个性化差异,给予积极情感支持。教师还要重视学生互动交流,采用小组合作、同伴互教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启发思维、深化认知。通过生成性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可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生动形象呈现物理现象,引发好奇。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如热点科技新闻、科幻电影场景等,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励探究背后物理原理。鼓励动手实验探究,提供必要实验器材和场地支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物理学习乐趣。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持学习兴趣。

(二)培养协作能力,注重个性化发展

小组合作是“一心四环”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科学分组,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水平、特点的学生在一组内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明确小组任务,引导成员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培养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要重视小组内平等交流,鼓励相互启发、质疑,在讨论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教师可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启发思考,引导探究方向,但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空间。

在小组合作探究基础上,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面对同一探究任务,不同学生可能提出不同解决思路和方案。教师要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个性化表达和呈现,发掘每位学生闪光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帮助建立学习自信。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给予更高层次探究任务,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个性化指导和任务设置,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升,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力。

(三)营造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学习内容要与真实世界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知识体系。“一心四环”教学模式注重营造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和应用物理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将抽象物理概念和规律具体化,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如学习杠杆原理时,可引导分析生活中的筷子、钳子等工具,理解杠杆省力原理应用。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园操场上秋千、跷跷板等,感受力臂、支点等要素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建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提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探究,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深度学习。如探究人体运动时,可引导综合运用物理学、生物学知识,分析骨骼关节结构,理解肌肉收缩产生的力,探讨杠杆原理在关节运动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对人体运动机制的理解。再如探究建筑设计时,学生需要综合物理学、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分析建筑受力结构,计算建筑稳定性,思考建筑美学设计,在多学科视角下全面认识建筑奥秘。跨学科探究有助于突破学科局限,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分析综合、沟通协作等核心素养。

结语

“一心四环”教学模式是践行新课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尝试。这一模式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促进知识迁移应用。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再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课堂体验,助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蒋红梅.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23):15-17.

[2]柳越.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24,(30):107-110.

[3]刘远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4,(20):75-77.

文是武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一心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立项号:WW[2024]YBGH226)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