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灵魂,结构化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灵魂的有效途径。”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方向。本文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其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方法及培养数学应用技能方面的实际效果。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促进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设计框架,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西师版教材;教学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升级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议题。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其独特的编排体系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旨在结合西师版教材特点,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内涵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他们具备在未来社会中持续成长与贡献的能力。在小学数学的语境下,核心素养的构成尤为关键,它不仅关乎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更涉及他们如何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掌握有效的数学方法以及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数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基石,它涵盖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多个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味着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从而能够独立思考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数学方法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步骤和技巧。掌握有效的数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方法,如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化归思想等,并引导他们通过实践逐步掌握这些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数学应用技能则是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它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更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鼓励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同时,还可以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数学应用技能。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2.1 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应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应用技能作为核心目标融入教学设计中。例如,在教授“多边形面积”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转化思想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2 引入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例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什么是分数?”“分数与整数有什么不同?”“如何表示和比较分数的大小?”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3 实施结构化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结构化教学要求教师将知识按一定的逻辑结构组织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化、单元化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数与代数”领域时,可以将整数、小数、分数等知识点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在教授“图形与几何”领域时,则可以将点、线、面、体等知识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编排。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三、实例分析:西师版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的结构化教学
在深入分析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时,我们深刻认识到其作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有效达成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力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深化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而言,我们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如校园内的草坪、花坛等具体实例,将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的情境中,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我们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例如,通过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相似性,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已知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转化思想。同时,我们还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最后,为了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如测量校园内多边形的面积并绘制成图,或者解答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应用题等。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是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引入问题式教学、实施结构化教学等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数学应用技能。同时,这些策略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些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薛玲芳.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 2024(7).
[2]张乔乔.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3.
[3]张其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分析[J].新一代:理论版, 2022(6):0229-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