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禁毒教育内容创新与传播机制探究

张婷 王琰楠 殷矫
  
百家媒体号
2024年24期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

摘要:在高校禁毒教育领域,新媒体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新媒体的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为禁毒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渠道,使得教育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禁毒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与传播机制,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禁毒教育内容创新与传播机制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禁毒教育;内容创新;传播机制

前言:

在新媒体背景下技术的发展,高校禁毒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禁毒教学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乎社会和谐发展。因为高校学生还未正式的进入都社会生活中,心思比较单纯,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缺少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等,所以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新媒体时,经常会被一些新鲜的信息吸引。为了避免学生受到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主动加强禁毒教育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禁毒教育内容创新与传播重要性

(一)增强学生禁毒意识

禁毒教育的传播可以显著提高公众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预防措施,从而增强整个社会对毒品滥用的警惕性。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具有空间、地域与时间优势,并且内容表现形式也十分多样[1]。高校在进行禁毒教育时,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禁毒教育途径,让禁毒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时刻提醒学生不要做与“毒”有关的事情,要远离毒品。同时,这样的传播,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能成为传播毒瘤的一分子,要主动参与禁毒工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二)增强个体防护能力

通过禁毒教育的传播,个体可以学习到如何识别毒品、拒绝毒品诱惑的方法和技巧[2]。这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因无知或好奇而陷入毒品陷阱的风险。学生对于毒品的了解并不多,生活中一旦被人迫害,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对高校学生自身发展与成长都不利。新媒体背景下禁毒教育内容更新与传播,可以迅速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包括高校学生、家长、社区居民等。这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禁毒防毒的良好氛围。这样的教育与传播,能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禁毒,了解毒品对社会、对家庭。对自身发展的迫害性,从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自觉的远离毒品。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禁毒教育内容创新与传播机制

(一)及时更新内容,应用社交软件进行传播教育

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应该保证教学内容与活动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3]。所以,高校在组织禁毒教育与传播工作过程中,也要重视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更新。随着毒品种类的不断演变,高校禁毒教育内容需要及时更新,纳入新型毒品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毒品的多样性和危害性。同时,为了让学生尽快的与全面的了解毒品,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社交软件,进行消息传播,让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促使教学在无形中进行。

例如,在教学内容更新时,高校可以先与当地的禁毒工作单位联系,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禁毒工作人员经常走在保卫祖国与人民的第一线,是毒品最新信息得到第一掌握者[4]。所以,在高校禁毒教学内容更新时,可以主动与禁毒单位合作,而后寻求其帮助,以此丰富教学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关系的建立,一起完善教学信息。如此一来,学生会掌握到更多与毒品相关的信息。在信息更新后,高校负责禁毒教育的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抖音、小红书、微博与快手等不同社交平台应用,进行信息传播,更新传统的禁毒教学传播机制。如,在使用微信进行最新的进度教育内容传播时,教师可以录制微信短视频,可以转发与毒品有关的文章,可以自己写文章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可以在学生群交流群内与学生一起探讨与毒品相关的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如果发现学生的观念不正确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引导教育。如此,既可以提高毒品教育的灵活性,创新教学方式,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与学校也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制作并发布禁毒主题的短视频,以轻松幽默或感人至深的方式讲述毒品危害和防毒知识,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同时,开展禁毒直播,邀请禁毒专家、民警或戒毒成功人士进行直播讲座或访谈,分享禁毒经验和心得,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禁毒工作的认知和支持度。

(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控力

高校学生成长中,因为受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影响,会表现出明显差异。如,对于部分家庭条件优渥的学生而言,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可能会更多。但是,学生对于金钱的概念也可能会存在缺失问题,或者是很任性等。这就会给不法分子提供破坏其幸福生活的机会。再如,对于一些家境困难的学生而言,也可能因为一些原因的影响,增加其对金钱的渴望,从而导致其走上不归路。究其问题各根本,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所以,为了保护学生的权益,让学生安全与健康的成长,提高学生的认知,高校有必要将禁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压力、挫折等负面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减少因心理问题而误入毒品歧途的风险。

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可以将此作为新内容,与禁毒教育融合到一起。而在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中,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现有的新媒体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便利,在校园内开展全面宣传工作,让禁毒出现在校园内的各个角落,时刻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观念。如,学校可以在利用学校在教学楼内安装的电子屏幕,进行心理健康与禁毒主题教学宣传,可以设计与之相关的标语,设计在学校新媒体教学设备的开机、关机与桌面上。如此,可以让禁毒与心理健康经常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也可以影响学生意识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禁毒教育内容的创新与传播对于增强学生意识、增强个体防护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实践禁毒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禁毒教学时,选择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相关活动,创新禁毒教学内容与更新教学方式,既可以让禁毒教学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宣传教育,让禁毒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意识,同时对学生正向发展也有利。

参考文献:

[1] 王丽歌. 后疫情时代高校毒品防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基于新媒体使用的探讨[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1(3):26-30.

[2] 杨峰. 我国传统禁毒宣传教育"知识—态度—行为"模式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 传播力研究,2021,5(3):139-140.

[3]王璟尔,苏彦兴,吴哲,等. 杭州地区大学生毒品认知和防范意识现状调查[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28(5):564-568,587.

[4] 张黎,张淞. 官方禁毒公众号毒品预防效果分析与优化策略——基于30个省级账号的实证研究[J]. 现代传播,2022,44(10):146-154,168.

作者简介:张婷(1998.05-)女,汉族,河南禹州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