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党建引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
摘要:本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剖析党建引领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全面梳理当前西部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刻阐释党建引领如何为职业教育把方向、强保障、正清风。进一步探究党建引领在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等方面的具体路径,旨在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与丰富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党建引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
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为现代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现代职业教育凭借其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独特优势,能够为西部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东西部协作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持续深化,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通过对口支援、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能够充分借鉴东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实现自身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进而推动东西部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二)挑战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导致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职业教育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实训基地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部分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较为传统,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这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就业竞争力不强。
二、党建引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方向”
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职业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建引领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准确把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紧密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强保障”
加强党的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管理体制方面,党建工作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高效规范的执行机制和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党建引领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三)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正清风”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完善监督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确保职业院校的各项工作在廉洁的环境中进行。作风建设则能够促使职业院校的领导干部和教师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三、党建引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加强职业院校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领导能力
1.完善职业院校党组织的设置和工作机制
在党组织设置方面,可以根据职业院校的规模和特点,设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等不同层次的党组织。同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党组织的工作有序开展。在工作制度和决策机制方面,要建立健全党组织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确保党组织的决策科学、民主、规范。加强党组织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要通过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式,确保学校的办学方向正确、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加强职业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职业院校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要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的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要通过开展党员培训、组织生活等方式,提高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1.加大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
2.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大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管理,建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建立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学习资料、交流互动等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1.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开展实习实训等活动。职业院校要主动与企业对接,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和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学生到企业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开展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一种针对性强、就业前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学校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要加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培养,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社团活动等,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注重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如实训基地文化、企业文化长廊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教育的熏陶。
四、结论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壮阔背景下,党建引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职业院校党的建设、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路径,能够有效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协同发展,为西部地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高新才,魏丽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J].甘肃社会科学,2020,(01):90-96.DOI:10.15891/j.cnki.cn62-1093/c.2020.01.045.
[2]陈仕俊,谢骏.党建引领职业教育治理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4):34-3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