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衡阳市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李皎洁 黎琦宇
  
百家媒体号
2024年6期
湖南省衡阳市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421002

摘要: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的工业重镇,近年来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是衡阳市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分析衡阳市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对于理解其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成效及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许能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衡阳;数字经济;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入贯彻和三年新冠疫情防控的转段,衡阳市经济在 2023 年迎来了全面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衡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打好“发展六仗”,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聚力中心化攻坚年”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衡阳市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积极态势,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衡阳市正逐步成为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一、衡阳市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快衡阳市传统制造业向智慧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转变,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是衡阳市升级传统制造业的催化剂。同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等新型产业可以通过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为衡阳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使生产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能够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而应用数字技术,可以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同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促进作用,通过数字化设计仿真测试等手段,使产品创新和迭代速度得到提升,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衡阳市及周边地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要求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

(四)响应国家发展战略

衡阳市正努力使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相互融合,以达到更好的为国家发展战略作出贡献的目的,而这一做法正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与认可。同时,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发展数字经济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衡阳市的发展则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五)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制造业的进步,为人们带来更多优质而富有个性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家居网教远程医疗等,使居民生活更便捷更自在,有提高群众办事效率的作用。

(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湖南重要城市的衡阳市,其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将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衡阳市在制造业领域与其他地区加强合作与交流的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

二、衡阳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发展数字经济,衡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从数字化改造工程改造、上云平台、推进工业数字化工作、培养数字化改造人才四个方面对全市企业进行奖补扶持,并体现在《衡阳市关于扶持企业数字化改造的若干政策(试行)》中,为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衡阳市大力推进 5G 基站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大量 5G 基站,实现了城区和各县市主城区的基本覆盖,工业园区、重点应用场景也实现了按需覆盖。这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同时,衡阳联通大数据中心、衡阳移动 5G 云数据中心等相继投入运营,这些数据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衡阳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

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作为衡阳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已搭建形成多个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吸引了众多数字头部企业入驻,形成了消费电子产品制造、精密模具功能器件制造等四大产业数字化板块。同时,衡阳市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深度上云”、“上平台”等方式,提升了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近年来,全市累计推动大量企业上云、上平台,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增强

打造“1+X”体制政策体系,出台多个创新政策文件,组建创新活力不断激发的“衡阳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智囊团”,衡阳市创新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平台和研发平台的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创新支撑。同时,衡阳市积极吸引国内外院士、业界大咖共话数字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圈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举办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等各类科技活动。

(五)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衡阳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精神,通过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三、衡阳市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衡阳市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制造业领域更是一枝独秀,发展势头强劲。如衡阳经济总量在 2024年一季度突破一千亿大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9.0%,先进制造业增长 9.8%,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 9.4%。同时,不断吸引、培育制造企业,衡阳市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群。如衡阳县钟表产业园吸引了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上海等地的钟表上下游企业 130 家,投产日产能超过 16万只的钟表企业 76家。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衡阳市通过集群化招商、链条式布局、抱团式入驻、差异性发展等方式,构建了具有鲜明衡阳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例如,衡南县的电力装备和电子信息、衡山县的汽车零部件、衡东县的泵业和印章等产业集群都在不断做大做强。同时,衡阳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动力电池、新材料、5G 新材料产业等,为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

衡阳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创新技术、创新产品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如全省制造业省级以上单项冠军,衡阳已累计培育 22个,其中国家级 3个。同时,衡阳市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数字化应用,以“智富万企”行动为抓手。如在湖南省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名单中,2023 年 1-5 月推荐 37 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首位。金杯电缆“5G+电线电缆在线质量管理系统”成功入选“全国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等一批智能制造企业和生产线在衡阳市崭露头角。

(四)绿色化转型

全力培育绿色工厂、绿色产业园、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衡阳市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行动。如嘉诚新材在生产中积极引进能耗仅为传统热固化设备工艺 1/10的 UV光固化设备等进行工艺改进,获得了国家 2022年度绿色工厂评定。同时,衡阳市加大源头管控力度,推动企业节能转型增效降耗。比如综合利用工业固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衡阳市出台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等一系列扶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企业发展。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衡阳市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如工业项目“先建后验”承诺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报建工业项目由过去的 31项前置审批减少到 3项。

四、衡阳市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1.数字经济产值增长

近年来衡阳市数字经济产值呈持续增长态势,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比如,在2020年—2022年三年的时间里,衡阳市数字经济产值由 1400亿元增长到 1470亿元;2017年—2020年的 10年间,这一数字的增幅更是高达 17%。由此可见,数字经济已成为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拉动效应。

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衡阳市大力夯实数字底座,加快推进基站建设和千兆城市创建,截至 2023年 7月,全市累计建成 5G基站达 8653个,建设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并积极推进千兆城市创建,目前所有千兆城市评价量化指标均已全部达标。5G基站建设规模全省第二,千兆城市创建积极推进。

3.示范项目与标杆企业

衡阳通过示范创建和标杆引领,带动更多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目前,全市累计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项目 2 个、省级“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 23 个、省级“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 9 家、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 4 家。

(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1.数字化转型政策扶持

衡阳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如《衡阳市关于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试行)》,从数字化转型项目改造、上云上平台、产业数字化工作推进、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对全市企业予以奖补支持。

2.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衡阳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不少企业已开展或完成了数字化转型项目。例如,2023年衡阳推荐 37 家企业入选湖南省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一。同时,一些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

3.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发展

衡阳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显著。例如,金杯电缆“5G+电线电缆在线质量管理体系”成功入选“国家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此外,衡阳市还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三)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1.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作为衡阳市的支柱产业之一,钟表产业也随着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在数字化升级中得到了发展。衡阳钟表产业园在数字化手段的运用下,在生产效率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吸引了大批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2.创新生态构建

衡阳市在构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主要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全方位支持,包括技术保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3.新质生产力培育

衡阳市坚持把培育新质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依托。为了针对电气装备产业中的“卡链”“断链”现象,以及钢管制造及其深加工中的难题,成功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来加以解决。同时,还通过为这些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五、结语

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近年来在发展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方面成绩斐然,

主要表现在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上,由此逐步构建起以数字经济为先导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虽然面临一定挑战,但前景十分广阔。在国家与地方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衡阳市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部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兴重要城市,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祁翔.数字经济下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20(21):10-11.

[2]李毅中.工业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J].企业家,2022(07):6-10.

[3]邬跃;弋维君.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础石[J].在线学习,2024(05):48-49.

[4]曾海燕. 湖南省衡阳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创新政策与路径研究[J] . 经济师,2022(07):133+138.

李皎洁,女,1994 年3月生,湖南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与职业教育。

黎琦宇,男,1979年9月生,湖南常宁人,硕士,研究方向:数字营销与产业经济。

基金:2023年衡阳市社科基金《衡阳市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编号:2023D04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