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非遗国潮”背景下天津“泥人张”彩塑的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

周梦琪
  
百家媒体号
2024年6期
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044

摘要:本文在“非遗国潮”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探讨了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策略。通过对泥人张彩塑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及当前传承现状的分析,结合现代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多渠道的传承路径和产业化发展的具体策略。文章旨在促进泥人张彩塑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活化利用,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遗国潮;泥人张;传承与发展

一、引言

“非遗国潮”是当前中国文化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天津“泥人张”彩塑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经济潜力。然而,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泥人张彩塑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在“非遗国潮”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承与发展泥人张彩塑艺术。

二、泥人张彩塑的历史沿革与艺术特色

泥人张彩塑,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由画家张明山创立,至今已传承六代,近二百年历史。张明山将中国传统文人审美融入泥塑艺术,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既传承了中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又有所创新。泥人张彩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选材讲究,泥料细腻;工艺精湛,手法多样;色彩丰富,彩绘技艺高超,色彩稳定性好;题材广泛,既有传统民俗故事,也有现代生活场景,生动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为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泥人张彩塑传承现状与挑战

3.1 传承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泥人张彩塑作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许多优秀的泥塑作品得到了保护,创作方法和创作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泥人张世家通过开设传习室、举办展览、走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努力扩大泥塑艺术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同时,政策的支持为泥人张彩塑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泥人张彩塑的传承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传承方式单一,传统师徒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需求;二是传承途径受限,传承人群相对不足,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减弱;三是市场经济冲击下,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经济效益不高;四是多元文化影响下,泥人张彩塑的艺术特色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四、传承与发展策略

4.1 提高传承和保护意识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泥人张彩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提高全社会对其传承和保护的意识。政府应在此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如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泥人张彩塑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加强泥塑艺术的教育普及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编制教材、举办讲座、开展展览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从而培养起广泛的群众基础。

4.2 创新传承方式

面对传承方式的单一性,必须积极探索新的传承路径。一是开办专门的泥人张彩塑艺术培训学校,或在全国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课程,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年轻传承人,为泥人张彩塑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多渠道、广泛的传承和传播,如开设线上课程、直播教学等,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泥人张彩塑艺术。三是鼓励跨界合作,将泥人张彩塑与其他艺术形式或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与动漫、游戏等流行文化元素结合,制作具有时代特色的泥塑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4.3 推动产业化发展

泥人张彩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产业化道路。一是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创新设计、提高工艺水平等方式,使泥塑作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可以开发一系列以泥人张彩塑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文具、饰品、家居用品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二是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文化旅游市场等现代销售手段,扩大泥塑作品的市场覆盖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泥人张彩塑作品走进千家万户。三是打造品牌效应,通过品牌宣传、文化推广等方式,提升泥人张彩塑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举办泥塑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共同推动泥人张彩塑艺术的国际化发展。

4.4 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泥人张彩塑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应加强对泥塑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研发,通过改良泥料配方、优化制作工艺等手段,提高作品的耐用性和观赏性。另一方面,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泥塑作品进行保护和修复,如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泥塑作品进行高精度扫描和记录,以便长期保存和传播。同时,探索将3D打印、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于泥塑艺术的创作和展示中,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让泥人张彩塑艺术在科技的光芒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五、案例分析

以天津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承人张宇为例,他带领团队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张宇通过科技手段改良颜料配方,使泥塑作品的色彩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他自学3D打印技术并应用于彩塑作品的保护和陈列中;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学习摄影技术、研究视频拍摄剪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扩大泥人张彩塑的影响力。张宇的这些创新举措为泥人张彩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六、结束语

天津“泥人张”彩塑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非遗国潮”背景下,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将其传承好、发展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创新探索,相信泥人张彩塑艺术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未来,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和“非遗国潮”文化的持续推广,泥人张彩塑必将在国内外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参考文献:

[1]王慧贤.古建筑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分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9, 4(4)

[2]李奕璇,龚鑫.凤翔泥塑造型艺术的数字化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8, 32(4):5.

[3]段艳红,乔洁.天津民间泥塑艺术的发展[J].艺海, 2012, 000(005):169-170.

[4]杨昶.基于天津地区传统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24-07-2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