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供应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多层次风险管理与优化方法

穆玉
  
百家媒体号
2024年6期
安美世滤清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 201202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全球化和复杂化的市场环境下,供应链面临着多种风险挑战,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已难以应对。本文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供应链多层次风险管理与优化方法。通过深入分析供应链风险的定义、特征和来源,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本文从实时监测与快速预警、精准识别与分类、决策协同与优化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风险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基于此,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策略框架,提出了涵盖战略、战术和操作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措施,尤其针对供应商和物流环节制定了具体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人工智能;多层次风险管理;实时监测

1供应链风险定义及管理

供应链风险是指可能对企业及其供应商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或因素,如供应商未按时交货、货物受损或丢失、质量问题、价格波动、市场变化、政府政策调整、季节性因素和自然灾害等[1]。这些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生产和业务流程,还可能影响现金流、市场份额和声誉。成功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能减少损失并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管理措施包括供应商选择与评估、物流与库存管理、质量控制和成本分析等。通过引入供应商评估系统、优化仓储和运输策略、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企业可以选择可靠供应商、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然而,传统方法局限性大,无法全面应对多层次风险。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供应链数据分析,企业能更准确识别和分析风险,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可靠性。

2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风险控制领域的应用范围

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风险控制中有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精准识别和分类、决策协同和优化三个方面。首先,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实现对物流、库存和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及时识别风险并快速预警。例如,亚马逊利用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控货物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相关人员[2]。其次,深度学习和贝叶斯分类等技术帮助企业精准识别和分类供应链风险,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关键绩效指标,预测未来风险,并将供应商划分为高、中、低风险类别,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最后,决策协同和优化通过虚拟仿真模型和优化算法,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企业模拟自然灾害、供应商破产等风险事件,选择最佳应对策略,并动态调整库存、生产计划和运输路线,以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例如,沃尔玛通过仿真技术优化运输路线和库存策略,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力。

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供应链多层次风险控制策略

3.1多层次风险管理的策略框架

供应链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风险管理需要多层次的策略框架。一个有效的多层次风险管理框架应包括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战略层面,企业需要制定长期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战略,明确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和方向[3]。其次是战术层面,通过引入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合同管理和审计等措施,对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风险控制。最后是操作层面,实施具体的操作措施,如实时监控和应急响应机制。通过这种多层次的框架,企业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全面管理和控制供应链风险。

3.2不同角度的风险管理措施

供应链风险管理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全面的管理措施。首先,从风险类型来看,供应链风险包括财务、信用、市场和物流等类型。针对财务和信用风险,可以引入供应商评估和信用管理系统,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避免与高风险供应商合作。其次,从影响因素来看,需要追踪和分析供应商、客户、供应链关系和政策环境等因素。例如,某国际物流公司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控和分析全球供应链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此外,从风险量化的角度,需要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和技术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为处理和管理风险提供支持。

3.3供应商风险管理

供应商在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供应商风险管理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企业可以引入供应商风险评估模型,对供应商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例如,某大型零售企业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分析供应商的历史数据和业务情况,有效地避免了与不可靠供应商合作。其次,建立高效的供应商管理系统,监控供应商的质量和绩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再次,建立稳固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可靠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4物流风险管理策略

物流风险管理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首先,通过物流网络可视化与优化,可以全面了解物流网络的结构和流程。例如,某全球物流公司通过对其物流网络进行建模和可视化,识别出单一供应源和运输节点拥堵等脆弱性点,并利用模型和算法进行优化,降低了物流风险和成本。其次,制定配送路线优化和调度策略,通过智能算法和优化模型进行配送路线规划,考虑路况、配送要求和资源限制等因素,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交货时间。再次,实时监控和调整配送路线,确保物流运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某电商巨头通过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配送路线,成功应对了交通拥堵和天气变化等突发情况,保障了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和稳定性。

4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优化方法

4.1实现供应链风险实时监测和预警

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至关重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采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时数据,并通过专业平台进行分析。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企业能够实时获取供应链中的库存水平、运输状态和生产进度等数据[4]。这些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处理,当风险超出某个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送警报。例如,京东物流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物流环节的全程监控,能够实时发现并预警运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显著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风险应对能力。

4.2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准确识别

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准确识别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通过使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贝叶斯分类等技术,企业可以对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从中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企业可以分析供应商的历史交付数据、质量记录和市场表现,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某全球零售企业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对供应商交付时间和质量的准确预测,有效降低了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此外,贝叶斯分类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对市场数据和趋势的分析,准确识别市场风险和机会,从而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4.3构建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

构建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是实现精准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开发和应用多种风险评估模型,对供应链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量化。例如,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企业可以构建供应商评估模型,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交付能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供应商风险评估模型,有效地识别和分类了高风险和低风险供应商,从而优化了供应商选择和管理流程。此外,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还可以构建市场风险评估模型,对市场需求变化、价格波动和政策变化等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4.4学习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自我学习和优化能力。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通过不断学习供应链数据和反馈信息,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风险控制策略的持续优化。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识别出以往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自动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某物流公司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自我学习和优化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反馈不断改进物流路径和库存管理策略,从而提高了物流效率和降低了运营成本。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模拟不同的风险场景,评估各种应对策略的效果,选择最优方案,从而提高供应链的弹性和抗风险能力。

5 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的定义及管理,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实时监测、精准识别、决策协同和优化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多层次风险管理策略框架和实施不同角度的风险管理措施,企业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和控制供应链中的各类风险。此外,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风险评估模型,企业实现了对供应链风险的深度分析和准确识别,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供应链韧性和弹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梦.物供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优化及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4,(09):89-92.

[2]王杰.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金融应用及风险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4,35(01):116-118.

[3]钱昱君.现代电商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及控制对策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3,(24):119-122.

[4]刘艳梅.企业物资供应采购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3,(23):143-14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