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学科融合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案例分析

于晶晶
  
百家媒体号
2024年36期
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 223300

摘要:“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连接知识与文化的桥梁。”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素养。以初中英语教材为蓝本,我们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出了融合科学、艺术、历史等多学科元素的创新教学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与显著成效。本文不仅丰富了初中英语教学的理论内涵,也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路径。

关键词:学科融合;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跨文化素养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以语言技能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基于学科融合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在通过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为构建更加开放、多元、高效的初中英语教学体系提供新思路。

一、跨学科融合,英语新教学

在审视与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初中英语教学偏重语言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语言的交流本质与实践应用,导致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受限。为此,引入学科融合理念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创新教学模式。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植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和情境性,鼓励学生通过与环境互动来构建知识体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学科融合,便是基于这一理论,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此模式不仅关注英语语言的传授,更重视将科学、艺术、历史等多学科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拓展与能力的综合提升。

在设计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时,我们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兴趣激发、贴近生活实际和强化语言实践、跨学科整合促进全面发展的原则。教学活动紧密围绕学生兴趣展开,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跨学科整合则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挑战与革新,更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学科融合下的“Good Manners”英语教学探索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学科融合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策略。针对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Good Manners”的话题,我们巧妙地将学科融合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以英国的礼貌礼仪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与实践性的学习环境。本单元教学不仅局限于英语词汇、句型的学习,更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英国文化中的礼貌规范与社交礼仪。我们结合历史学科,追溯英国礼仪文化的渊源与演变;借助艺术学科,分析礼仪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形式与审美价值;通过社会学科视角,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英国社交场景中亲身体验礼貌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其语言运用能力与社交技能。我们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资源、视频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其国际视野。学科融合下的“Good Manners”英语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促进了其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基于学科融合教学策略与实践案例

1.案例一,科学融入英语教学

以初中英语教材中关于“四季更迭”的课文为例,该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与特色,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为科学融入英语教学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在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特别引入了一篇关于“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英语科普文章作为补充阅读。这篇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迹、倾斜角度如何导致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进而形成四季更迭的现象。学生们在阅读中不仅巩固了课文中的词汇,还学习到了如“axis”(轴)、“inclination”(倾斜)、“solstice”(至日)等高级词汇,以及“the Earth revolves around the Sun”(地球围绕太阳公转)、“the tilt of the Earth's axis”(地球轴的倾斜)等科学表述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库。随后,在科学词汇学习工作坊中,学生们围绕“四季更迭”这一主题,分组探讨了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并通过角色扮演、词汇接龙等互动游戏加深记忆。他们学会了如何在描述自然现象时,准确且生动地运用这些词汇,如“The equinoxes mark the transition between seasons.”(春分和秋分标志着季节的更替,)这样的句子,既展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又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最终,在英语科普报告活动中,几位学生选择了“探索四季奥秘”作为研究主题,他们通过查阅书籍、观看纪录片、咨询科学老师等多种方式,搜集了大量关于四季形成、气候变化、生物适应等方面的信息,并精心制作了一份图文并茂的英语报告。在展示时,他们自信满满地向全班同学介绍了四季更迭的科学原理,以及这一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赢得了阵阵掌声。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们的英语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被深深点燃。

2.案例二,艺术融合英语教学

在艺术融合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选择了一首经典而又充满活力的英文歌曲《Let It Be》作为深入教学的案例。这首歌由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演唱,其旋律悠扬、深入人心,歌词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非常适合中学生阶段的学生学习。课堂上,我们播放了《Let It Be》的原唱版本,引导学生们沉浸在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温柔的嗓音与乐队和谐的演奏中。随后,教师详细解析了歌词中的每一句,如“When I find myself in times of trouble, Mother Mary comes to me, speaking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这些词句不仅教会了学生关于“顺其自然,接受生活”的积极态度,还丰富了他们的词汇库,如“trouble”, “wisdom”等词汇在生动语境中变得易于记忆。为了加深理解,学生们被鼓励分组讨论歌曲传达的情感与主题,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歌词大意。之后,我们进行了歌曲学唱环节,学生们在跟唱中逐渐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注意到了歌手的发音技巧和情感投入,这对提升他们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大有裨益。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创意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Let It Be》的歌词或主题创作一幅画或编写一段简短的英文对话,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们从多个维度探索了歌曲的艺术价值,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3.案例三,历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在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The Past and Present》的教学中,我们巧妙地将历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向了新的高度。这一单元不仅引领学生穿越时空,探索家乡乃至世界的过去与现在,还激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与变迁的深刻思考。为了深化学习体验,我们结合“模拟国际会议”活动,特别设计了一个以“古今交融:城市变迁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议题。学生们被分配为来自不同城市的代表,包括历史上因丝绸之路而繁荣的古城与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他们不仅要研究各自城市的历史脉络、文化遗产,还需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以及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创新。准备过程中,学生们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甚至通过视频连线与真实的外籍友人交流,获取第一手信息,确保观点的多样性和准确性。“编写历史小故事”比赛也围绕《The Past and Present》单元展开,鼓励学生以城市变迁为线索,创作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在时代变迁中经历的故事。有的故事讲述了老城区改造中一位老匠人对传统手艺的坚守;有的则展现了年轻一代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复兴古老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学生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敏锐观察,更传递出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他们学会了以更加宏观和包容的视角审视世界,理解了历史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每个人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案例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无缝对接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深入探索将先进科技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特别是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Online Tours》的教学中,我们精心构建了一个融合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英语探索之旅。本单元以“网上旅行”为主题,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教育软件,为学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虚拟之旅。我们引入了专为《Online Tours》定制的在线互动英语学习平台,该平台不仅涵盖了词汇学习、语法巩固等基础知识模块,还特别增设了“虚拟旅行”专区。学生可以在这里选择世界各地的知名景点进行“云游览”,通过高清图片、360度全景视频以及地道的英语解说,身临其境地感受异国风情,同时提升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项目学习活动,其中一项亮点是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佩戴VR设备,仿佛置身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等世界级博物馆之中,进行一场深度的文化探索之旅。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享受旅行乐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解。结合《Online Tours》的主题,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创作自己的“英语微旅行纪录片”,学生们分组合作,从策划旅行路线、编写英文解说词到拍摄剪辑,全程用英语交流,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这些作品在班级展示会上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评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探索英语、热爱英语的热情。通过上述教学策略的实施,我们成功地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也为他们未来在信息化社会中自主学习、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成效评估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不再将英语学习视为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积极参与到各种跨学科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均实现了显著提升。通过参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如何利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然而,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有效地整合跨学科资源,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深度;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和进步;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跨学科教学能力,以推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持续深化和发展。

结束语

基于学科融合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教学品质的关键举措。它突破了传统界限,促进了知识的深度整合与创新应用,为学生搭建了全面发展的广阔平台。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理论深耕与实践创新,定能在这条融合之路上越走越远,为学生的未来插上梦想的翅膀,共同开创英语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谢婷婷,王寅.基于学科融合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探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3(9):7-10.

[2]郑淑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读写融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 2021(28):216-217.

[3]陆美华.基于学科融合理念的初中英语单元导入教学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2(9):28-32.

[4]韩高娟.基于学科融合理念的初中英语单元导入教学实践[J].精品生活, 2022(24):0024-0026.

[5]邵明伟.初中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 2021,000(091):94-9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