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工程项目而言,虽然我国的新建工程规模连年增长,但是我国的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上立足,除了要进一步将内部管理加以重视以外,还需要时刻关注并规范项目工程现场实际施工状况。本文从如何有效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策略,进而对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建筑行业也经历着快速的成长。正是如此,建筑市场竞争压力十分巨大,为了减缓市场越来越大的压力,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对各参建单位的监督,运用可复制的标准化管理方法,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由此一来,不仅施工周期能有所缩短,还能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减少管理成本、风险成本、设计成本、材料成本,资金安全也能得到保障。因此,需要提高对各参建单位的要求,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标准化管理,保证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1 工程项目标准化的机制
1.1组织结构
组织机构的架设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的建立十分重要,但不能为了开展标准化进程极其简单地将现有的组织机构直接进行扩展。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时,可以兼顾科学性与合理性,以组织才能为基底,突显项目管理人员的特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为了将工程项目与项目管理人员完美融合到一起,一定要在组建组织机构的过程中,将传统组织作为基础。
1.2标准化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许多建设单位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建设单位标准化制度亟待健全。导致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具备足够标准化理念的管理者。树立一个正确的标准化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跟建筑业发展的步伐,维系好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从而在标准理念下做好每项管理工作。
1.3标准化管理网络
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标准化管理中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其中的项目管理人员包含了许多岗位,除了项目经理、资料员,还有总监理工程师等,不管是哪一类项目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交流与沟通,一是为了在遇到一些事情时不会信息闭塞,二是可以利用标准化管理网络高效工作。
2 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开展标准化建设。
2.1 需求识别
工程项目在需求识别这一阶段时,需要将重点放在业主这一边,要满足业主所提出的要求,并且根据业主提出的要求进行实施内容的确定。从而根据业主需求,来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所设定的项目标准化建设目标为切入点。
2.2 定义标准化管理目标
不管是项目在进行施工前所设定的进度目标,还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所改善的成本目标、费用控制目标等,都需要有效识别并进行必要的保障,这是在目标定义开始前进行的,是在各个目标明确的基础之上对标准化管理框架体系的搭建。
2.3 确定参照标准
如何确定参照标准,是要将企业管理的需要与管理标准结合到一起,将现有的管理标准作为实施标准化管理时可以参照的标准,从而延伸出新的标准化管理标准,最终完成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2.4 经验总结
对于经验总结主要是针对以往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对于成功的经验,不仅要继续保持,还要从可实施标准化管理目标中提炼更多的“精华”;对于失败的教训,一方面要防微杜渐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另一方面,在遇到此类风险事故等问题时,一定要总结出一个好的处理方法。通过对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与积累,既可以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也能够形成可复制的管理标准。
2.5 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
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体系,需要按照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不仅要以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审核流程对这一体系进行构建,而且建设单位也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相关单位提出要求,严格按标准化体系进行管理。
2.6 组织学习
组织对标准化体系的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学习与培训,既能够让项目管理人员对标准化管理体系更加熟悉,深入人心成为项目管理人员的理念,也可以促进项目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标准化管理的方法,从而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对标准化实施的自觉性、积极性,更好地推广标准化体系在实际项目工作中的应用。
2.7 执行标准
对已经公布的管理标准进行贯彻落实,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时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这对工程项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障建设项目圆满竣工大有帮助。
2.8 修订标准
为了保障管理标准具备一定的适用性,就必须在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将内部情况与外部情况结合到一起,按照标准执行、分析与总结,及时更新与进一步修订完善,使之日臻完善。
3 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
根据笔者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经验,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有从以下方面将整个管理工作做好,才能让项目的实施过程更加顺畅。
3.1 重视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项目经理与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的态度与能力,只有实行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强化对项目管理进行基础性的管理工作,才能保障项目正常、顺利推进。为此,就需要进行专业的素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将专业技能一并提高。并且,做好理论联系实践,不仅要培养优秀人才业务尖子,也要管理好工程项目其他管理人员,提高整个项目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和标准化意识,从而让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具体落实到位。
3.2 做好合同签订和项目评估管理
做好合同签订与项目评估是顺利开展项目管理的基础,也是进行标准化管理不可避免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贯彻落实监督机制。有了监督机制,对合同签订、日后合同的履行均有所帮助,还可以有效监督、评估管理项目的效果。
3.3 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的控制是建设单位最终追求的目标之一,以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为大前提,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有意识的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还能规避其余不必要的开支。为了每笔资金的使用都可以“有迹可循”,必须记录好资金的流动走向。要确保项目建设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加强对工程项目标准化的管理,有的放矢地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必要的开支。
3.4 在项目的管理中,要做好项目的承包分解工作
首先确定项目的合约范围。因为工程项目的合约范围很大,所以在进行合约的管理前,必须要确定合约的范围、包含的内容,以及需要满足建设规范的品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正式的合约范围管理。若不能明确项目的合同规模,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管理不到位、合同执行不力和工作推诿责任推卸等问题,从而对整体合同的执行和项目的管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次,按工程内容划分合约,除了要确定项目合约的大小外,还应按工程内容划分合约等级。比如,工程合同可以划分为:建筑工程合同,设备采购合同,设备安装合同等。通过对合同进行分类,可以让每个部分的合同金额和价值都可以被充分地反映出来,而且在具体的合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从而提升了合同管理的精确度和完整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一定要依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理念为基础,除了要确定管理标准、明确参考依据外,还要对施工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与不必要的开支,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飒.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问题防治[J]. 中华建设, 2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