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张志硕
  
百家媒体号
2024年42期
昆山市新镇中学

摘要: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初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全面实施,教育界强调各学科教学都应专注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学科的教学尤为重要,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深化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思维能力,透过历史表象看清本质,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前言

在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涵盖爱国情感的知识。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深度挖掘这些素养元素并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课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表达思想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一、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新课标颁布以来,不仅强调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更新,更强调对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在历史学科中,这种要求尤为突出。因为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人文素养的体现。其次,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能够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历史事件和问题。此外,新课标还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要求不仅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更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未来公民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要求,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注重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是初步接触历史学科,所以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作为历史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一点,并带领学生自然而然的投入到历史知识学习之中。历史知识本就跨度非常大,而且涵盖了诸多朝代,展现出时空性极强,而且学生只有在具备较强时空观念的前提下,才能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深化掌握,并把控好完整的历史事件。对于具体教材设置而言,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错位问题,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细化梳理,最终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就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站在时间和空间结合的高度,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探索,形成自己的独立认知体系。

举例来讲,教师在对《古代埃及》这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最终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同时明确对应文化成果,真正站在宏观高度,对法老和金字塔代表的历史文明进行深化掌握。所以,在课堂之上,教师应带领学生从最开始的埃及文明起源角度进行教学,起源于公元前5000年,瞬间带领学生跨越时空限制,进入到当时的古文明时期,去体验当时的社会背景。为提高学生的时空体验感受,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或者图片播放,为学生构建一个时空穿越情境,让学生瞬间就可以对古代埃及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因为历史的年代涵盖不同区域的不同时代和场所,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梳理不同历史不同时期的经典事件以及代表文化等等,促使可以站在历史年代高度,对事件全面掌握,潜移默化中深化时空观念,强化核心素养。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对比性年表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空间与时间概念,促使学生突破历史维度,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事件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和了解,构建大的历史框架。

三、注重强化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应侧重强化学生知识素养,这样学生才能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强化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灵活运用。历史核心素养具备一定特殊性,本质上来讲,就是个人站在宏观高度,对于历史的一种认识,同时还能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强化储备量。在过去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也重视知识传授,但是实施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和固化,而且一味停留在成绩评价层面,导致学生的知识素养未能实现全面提升,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幅减弱。

例如,教师在对《戊戌变法》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率先明确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对变法的具体内容全面了解,还要对这一变化给后续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影响,同时站在多个角度认识到变法失败的必然性。课堂最开始教学阶段,教师应设置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科学记录。与此同时,教师应整合诸多老相片利用投影仪展示出来,确保学生可以深入到浓郁的历史氛围之中,无限接近最真实的过去,促使学生不断强化好奇心,并产生弄清历史真实情况的欲望。教材之中针对谭嗣同先生牺牲时有一段简短的描述,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着手点,带领学生进行联想,并站在自己的角度,尝试性描绘当时的历史状况,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教师还可以从课外找寻相关资料,带领学生深入解读和剖析,确保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内容,实现知识素养的持续性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历史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并站在新课标的高度上,尊重学生主体,采用创新教学方式,持续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带给学生全新感受,促使学生加强时空观念,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实现知识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伟.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 [J]. 当代教研论丛, 2023,9 (09): 53-56.

[2]聂中华.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2,(40): 142-145.

[3]陈多良.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初探 [J]. 学周刊, 2022,(13): 104-1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