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日益凸显。分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针对学生差异性的教学策略,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地理鲁教版 2021教材为例,深入探讨了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方面的实践,旨在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模式;实践策略
引言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往往采用 “一刀切” 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探索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新高考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高考科目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1]。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进行分层,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地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地理基础较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和要求,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地理学习成绩。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学生分层
1.了解学生情况
在进行学生分层之前,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地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测试、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为学生分层提供依据。
2.确定分层标准
根据学生的地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确定学生分层的标准。可以将学生分为 A、B、C三个层次,A层次为地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B层次为地理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中等、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生;C层次为地理基础较弱、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
3.动态调整分层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学生分层也应该是动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进步情况等,定期对学生进行分层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层
1.确定总体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确定高中地理教学的总体目标。总体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内容。
2.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A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应该高于总体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B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应该与总体教学目标基本一致,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C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应该低于总体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2]。
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为例,A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本知识,了解宇宙探索的最新进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宇宙现象和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B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本知识,了解宇宙探索的基本情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宇宙问题,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C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本概念,了解宇宙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常见的宇宙天体,培养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内容分层
1.选择分层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分层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对于 A层次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地理热点问题分析、地理实验探究等;对于 B层次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地理案例分析、地理图表解读等;对于 C层次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小、基础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地理基础知识讲解、地理地图识别等。
2.调整教学内容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对于 A层次学生,可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对于 B层次学生,可以保持教学内容的难度适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 C层次学生,可以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四)教学方法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地理基础知识时,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在进行地理案例分析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进行地理实验探究时,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评价分层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分层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对于 A层次学生,评价标准应该高于总体评价标准,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于 B层次学生,评价标准应该与总体评价标准基本一致,注重评价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 C层次学生,评价标准应该低于总体评价标准,注重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3]。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方面的实践,可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分层教学模式的支持和推广,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郑若云.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考,2021,(34): 63-64.
[2]李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J]. 教育科学论坛,2023(32):82-85.
[3]张敏.新高考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22(48):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