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夏绍贞
  
百家媒体号
2024年49期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750002

高中生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对其未来的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关注人类优势和美德的科学,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旨在分析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积极心理学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并提出具体的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中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发掘学生潜能、关注行为问题、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其未来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这一指导纲要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体现了心理健康的成长性。

在当下社会背景下,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不容乐观,他们的心理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大多数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仍主要关注消极心态,侧重于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要使当前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更为有效,须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课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体验积极情绪,树立希望。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可以更好地了解高中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有助于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同时,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个体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心态,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过程,它涉及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评估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教学理念: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优势和潜能,因此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理念应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为核心。这种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快乐人生。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如乐观、感恩、韧性等,并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这些品质。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涵盖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健康常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心理、职业规划以及特殊心理现象的识别和求助。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如幸福感、乐观、韧性、利他行为和积极教养。

3、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体验法、讨论分析法、心理自述法、游戏活动法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这些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和实践能力。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而增强同理心和社交技能。

4、师资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高等师范院校应加强心理学专业的建设,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减少在校学生师源性心理危机的产生。教师还应该接受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培训,以便更好地将这些理念融入教学中。

5、实践活动:重视实践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动手操作等,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6、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评估不仅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应该包括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7、持续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持续改进的过程有助于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始终保持相关性和有效性。

8、政策支持:根据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投入,培育推广经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9、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应积极探索教育方法,融入创新理念,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助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0、教学环境的创设:营造一个支持性和挑战性并存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中尝试新事物,犯错误,并从中学习。这种环境应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1、个性化教学: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需求和能力。因此,教学应该尽可能地个性化,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这可能涉及到提供不同的教学材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

12、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并发展同理心和社交技能。

13、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这种跨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看到心理健康与其他生活领域之间的联系,并增强他们的整体学习体验。

14、社区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利他行为,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对他人和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些策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