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化学智慧课堂

皮健
  
百家媒体号
2024年51期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第三中学校

摘要:本文从融合教学内容、重学习主体、优评价机制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建智慧课堂的路径。一是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开展探究实验,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使枯燥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质疑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三是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做到对学生全面客观激励,注重学生自评互评;对教师突出教学实效与专业发展;对学校开展综合考评,形成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与反馈改进机制。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化学教学;学生学习主体

一、融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创新智慧课堂新模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活中常见的盐》是一个重要的章节利用智慧课堂,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盐类的图片和视频,如食盐、小苏打、石膏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特征。接着请学生分组讨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结构、性质,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再点评总结,梳理并强化相关知识点,设计一些趣味实验,如用紫甘蓝水制作酸碱指示剂,测试各种盐的酸碱性;或制作硬水并用肥皂去除水垢,解释软水硬水的区别。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验后可以开展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锻炼科学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投入学习,自觉探究未知。智慧课堂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提供一些优质学习网站、微课视频的链接,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学生也可以通过网上互动平台,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问题和心得。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看法。面对学生提出的新颖问题或观点,教师应虚心听取,必要时和学生一起探究。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开展探究实验,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枯燥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化学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也能得到发展,从而开创智慧课堂的新局面。

二、重初中化学学习主体,促进思维发展新路径

在《化学肥料》一课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富有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发展。教学伊始请学生列举常见的化肥,初步了解它们的成分和作用。接下来可以提出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区分氮磷钾肥?、为什么化肥包装袋上有N、P、K的含量标识?、过量施肥会带来哪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查阅资料,积极思考。

随后教师选取典型化肥如尿素、过磷酸钙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推断它们形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产物的化学成分,学生通过亲自绘制示意图、列写方程式,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符号思维的能力,拓展引申提问,如尿素和过磷酸钙对土壤酸碱性有什么影响?、钾肥有哪些种类,它们适用于什么样的作物?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培养系统思维能力。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能会产生分歧,化学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权威文献,开展小组辩论等方式找出依据,去伪存真。学生在主动质疑、论证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得到锻炼,教师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原理,进行知识整合,能强化理解和记忆,课后,布置一些开放性的研究性作业,如查阅资料了解化肥的发展历史,分析化肥对粮食增产、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到田间地头采访农民,了解化肥施用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科学施肥等。

三、优初中化学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质量新提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评价要突破单一的结果导向,建立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评价反馈,帮助学生诊断学习中的问题。可以采取课堂观察、提问、作业、学习档案袋等方式,多角度、动态地监测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发展状况,评价不应局限于分数,更要注重激励鼓励,给予学生改进提高的建议。学生自评互评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形式,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优缺点,主动调整改进学习策略,小组成员之间开展同伴互评,学生通过评价他人找到自身不足。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评价的标准,做到客观、理性、有建设性,在评价中学生能自我监控、自我教育,最终达到自我完善。

终结性评价也要体现科学性、全面性,命题要将基础知识、科学方法、学科思想融入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试题设置要开放,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特长的空间,考查形式要多样,笔试与面试、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相结合,全方位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要兼顾结果与过程、共性与个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引领学生全面持续发展。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综合学生测评、教学督导评估、教研组评议等维度,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表现。评价反馈要具体,帮助教师诊断教学中的不足,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参考,教师之间要开展互评,学习优秀同行的教学经验,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文化,学校要开展化学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教学现状、学情特点,研判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学校领导、教研组要深入一线听课评课,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典型经验和共性问题,跟踪调查学生的学习发展,建立教学质量追踪评价机制。

结论

初中化学智慧课堂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智慧课堂需要从教学内容、学习主体、评价机制等方面统筹推进、系统优化,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养提升紧密结合,力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探究性的智慧学习体验,创设真实情境,开展项目探究等学习活动,从单向灌输走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参与式教学,构建过程性、发展性的多元评价体系,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满丽.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化学智慧课堂——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4,(07):65-67+78.

[2]张重相,侯玉贞,赵洋.教、学、评一体化的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以化学反应的调控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09): 30-3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