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李沐芝
  
百家媒体号
2024年51期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 江苏 苏州 215200

摘要:我国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对后世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生活与教育相融合”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应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是提升教学成效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与教育融合”;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传统的单纯记忆数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教师应探索更高效的数学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陶行知的“生活与教育融合”理念内涵丰富,对当前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

陶行知提出,“生活与生活一经碰撞,便能迅速发挥教育功能。碰撞双方均会发生变化,从而接受教育”。在他看来,与生活紧密相连、满足生活需求的教育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教育应融入生活。陶行知主张教育应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环境为出发点。他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而非仅传授脱离实际的知识。(2)生活是最优秀的教材。陶行知提倡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生活情境与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最佳教材,每个生活经历都蕴含着学习机会。(3)注重实践与实用性。陶行知提倡学生应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价值。他主张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陶行知认为教育应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涵盖智力、体育、艺术和道德教育。他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优良品质和价值观的公民,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和考试结果。总体而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实践和体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对当代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提示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差异,使教育真正为学生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基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策略

2.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场景,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模拟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获得真实体验。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思考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周末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如何根据拥有的钱和商品价格来安排购物计划。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2巧妙融入生活元素,点燃学生热情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灵活运用生活元素,为教学注入活力。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转变。生活元素以其直观、具体的特点,为学生架起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桥梁。通过观察和操作这些元素,学生能更轻松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室内的物品如黑板、课桌、书本等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并识别其形状。这样,学生不仅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常见图形,还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此外,合理运用生活元素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2.3创设贴近生活的习题,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的目标并非仅仅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为社会和个人创造价值。这与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相吻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强化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与意义,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帮助他们建立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网络,从而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

2.4设计生活化活动,助力知识迁移

在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实践活动中,精心策划活动至关重要。这种教学方式着重于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并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教师通过课堂上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在实施数学生活实践教学时,教师需精心策划活动,确保其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有效覆盖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运用过程,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家庭支出扇形统计图制作与分析”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增强他们的知识迁移体验。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整理家庭月度支出明细表,表格应包括食品、住房、交通、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项。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汇总支出明细表,计算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并演示如何根据百分比制作扇形统计图,包括确定每个扇形的角度和面积。随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家支出数据的百分比,使用圆规、量角器和彩色笔绘制扇形统计图。这样,生活化教学与数学知识迁移运用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进一步优化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2.5重视教学过程,优化单元评价策略

课堂教学成效的提高,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健全的评价机制,生活化教学亦然。鉴于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的积极参与,针对此类教学的评价应更侧重于过程,包括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在使用过程性评价时,需完成制定计划、明确评价内容与方式、论证计划及公布标准等四个核心步骤。在这些步骤中,教师应遵循《新课标》来设定评价标准,全面、多角度地审视教学和学习过程,并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引入学生评价,实现师生共同参与,通过评价促进对生活化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有效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正面效应。

参考文献

[1]田治勤.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22(9):160-161.

[2]王金珠.陶行知创造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迪[J].华夏教师, 2022(7):76-7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