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与效果探究
摘 要: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情境创设策略、教学效果、创新发展三个维度,全面探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情境创设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体验中理解文本内涵,感悟语文魅力。同时,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须不断创新发展,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大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力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语文
一、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文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感悟文章主旨。以《桃花源记》一课为例从几方面入手创设教学情境:第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桃花源的优美景象。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现初极狭,才通人的洞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景色、淳朴善良的桃花源人,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桃花源有直观印象,激发探究兴趣。
第二,设置穿越情境,引导学生代入文本角色。让学生扮演渔人的角色,想象自己不小心来到了世外桃源,与桃花源人对话交流。在对话过程中思考:桃花源人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 他们为什么要逃避现实、隐居山林? 你是否羡慕这样的生活? 通过这样的情境代入,学生能够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文本寓意。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师应把握住课文蕴含的思想内涵,设置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当下语境中重新审视桃花源。如:现代社会要不要像桃花源人一样避世隐居? 面对世俗的纷扰,如何获得心灵的宁静? 能从桃花源人身上学到什么? 在思考讨论中碰撞观点,学生能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自身生活也能有所启示。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学生能对课文内容有充分理解和情感体验,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自然提升。教师应把握情境教学的核心要义,设计科学合理、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二、剖析情境教学法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情境教学法引入初中语文课堂,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一方面,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其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另一方面,在特定情境中学习,学生更容易建构对知识的意义理解,课堂所学和实际生活、已有经验能够建立联系,学习过程因而具有内驱力。以《小石潭记》一课为例,创设游潭情境,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悟景色之美,教师可引导学生闭目想象:现在你来到小石潭,看到潭面无风,却漾起微澜,那定是潭中鱼儿跳跃 的缘故的景象,听到水声、风声,感受到凉爽宜人的温度…引导学生调动不同感官去感受小石潭,能让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立体,学生身临其境后更容易理解作者感受。
设置绘潭情境引导学生以不同视角描摹潭景。让学生分组合作,一组描绘近看潭中的景色,一组描绘在高处远眺潭的全景,一组描绘傍晚时分的小石潭,然后小组互相分享。这一活动使学生对小石潭有了多维度、多视角的感知,同时在绘景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回到文本寻找细节,找到恰当的描写语句,在反复品读中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创设议潭情境,引导学生探讨文章深层内涵。可设置讨论话题:小石潭为何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印象?小石潭之于作者,有怎样的意义?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适时引入作者生平事迹,如作者曾遭遇贬谪之苦,政治生涯坎坷,借此分析文章寄寓之情,让学生对作者倾注在小石潭中的情感有更全面的认知,通过这一系列情境的创设,学生对小石潭的认知从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在丰富的情境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可见,情境教学法将知识学习与情感体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其教学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三、思考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与发展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有较大的创新提升空间,未来,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还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一是加强情境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课堂创设情境的手段日益丰富,教师应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情境教学。如利用VR技术,学生可以走进课文场景,与人物对话互动;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学生可以和不同地区的同龄人讨论交流阅读感受……恰当利用信息技术,能让情境创设更加真实生动,学生沉浸感更强。
二是拓展情境教学与学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情境教学不应局限于语文学科内部,更要突破学科界限,和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可与历史学科合作,让学生了解北魏时期的社会状况;跨学科视野有助于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内涵,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情境教学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不少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时,仍然采用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成为情境创设的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创设中,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建构课堂情境。如在学习《湖心亭看雪》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扮演游客,驻足湖心亭,感悟雪霁天晴朗的境界,倾听学生内心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在交流互动中,教学情境不断丰富,学生对文章也能进行更有创意的解读。情境教学法是一把助力语文教学的利器,在初中语文课堂应用中大有可为,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实践,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因文设境。
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境教学的独特优势,合理设计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情境创设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体验中理解文本内涵,感悟语文魅力。同时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须不断创新发展,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大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力度,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成为情境创设的参与者。不断探索、持续创新相信情境教学法必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育与创新融合》研讨会论文集(五).莒县峤山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3.
[2]把多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