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苗族非遗?蜡染民族文化技艺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蜡染技艺不仅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还广泛应用于旅游纪念品和文化艺术品中。贵州蜡染以其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丹寨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丹寨县也被誉为“蜡染之乡”,成为具有特色的民族旅游产品。将苗族非遗蜡染融入中职生课堂、社团的教学对专业的发展非常有特色,激发学生对本土苗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一、介绍文化背景,汲取民族文化内涵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苗族蜡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蜡染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其在苗族少数民族中的重要地位。蜡染技艺在苗族等少数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代,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并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蜡染不仅是一种工艺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通过蜡染作品,可以展示对自然环境的模仿和对民族文化的表达蜡染作品中的图案如蝴蝶纹、螺旋纹、花鸟鱼虫纹等,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象征着苗族
二、讲解制作工艺,学习蜡染技艺
详细讲解蜡染的制作过程,包括点蜡、浸染、漂洗等步骤。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蜡染的制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作时,先用草木灰滤水浸泡土布,脱去纤维中的脂质,使之易于点蜡和上色。然后将黄蜡熔化后点画在布上,放入蓝靛染缸中浸泡多次,最后进行漂洗和脱蜡处理,蜡染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冰纹”,这是蜡在浸染过程中自然龟裂形成的独特花纹,使得每一块蜡染布都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效果。
三、实践蜡染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如蜡、染料、布料等,在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亲手制作蜡染图案作品。鼓励学生在蜡染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图案和纹样,可以结合苗族传统的图案,如蝴蝶纹、螺旋纹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课后师生继续在社团蜡染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蜡染的制作过程。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们学习如何将蜡液和染料巧妙结合,设计并制作出具有独特图案的蜡染作品。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不仅传承了传统的蜡染技艺,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蜡染技艺。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社团举办各种蜡染作品展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人交流心得。通过展示和交流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促进了蜡染技艺的传播和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和评价,学生可以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蜡染技艺。
五、文化传承与守正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蜡染技艺的传承意义,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创新设计,可以让蜡染这一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例如,学生们可以将丹寨民族元素和苗族建筑元素通过蜡染工艺刻画到服装裁片上,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图案,这种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思路,使得蜡染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蜡染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通过蜡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可以更好的让中职学生展示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让蜡染技艺继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成为文化交流和艺术展示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田素美,丁月.文化记忆视域下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传承与数字化开发研究[J].东南传播,2024,(07):40-44.DOI: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24.07.034.
[2]宗诚,邱欣妍,白新蕾.非遗视角下苗族蜡染技艺的数字化传承[J].印染,2024,50(05):102-105.
[3]何凤,陈守维.苗族蜡染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15):82-86.
[4]杨宝鑫.文化自信视角下蜡染装饰图案时尚生活化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3.DOI:10.27036/d.cnki.ggxsu.2023.00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