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对分课堂模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操作流程解析

张慧
  
百家媒体号
2024年60期
神木实验中学 北校区 719315

摘要:本文聚焦于对分课堂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中的应用,从理论层面阐述其应用情况,详细解析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操作流程,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旨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一、对分课堂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对分课堂模式将整节课划分精讲留白、独学内化、小组讨论和全班对话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简称 PADD课堂。该模式契合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与教学需求,让学生在思考和练习中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对分课堂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讲授,给学生适当时间让学生在当堂自主内化所学知识,并在课堂上针对疑难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的内涵,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例如,在讲解法律法规相关内容时,教师讲授基本法律条文后,学生在内化阶段结合生活中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理解,在讨论环节交流各自的见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的应用。

二、对分课堂模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学设计和具体操作流程

(一)精讲留白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精准确定复习课的目标与重点知识板块。以“宪法”复习为例,梳理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核心知识点,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利用多媒体展示或板书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核心知识体系有整体认知。

针对重难点知识,如宪法中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和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同时,向学生介绍复习方法,如制作思维导图、编写记忆口诀等,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复习。

(二)独学内化

学生在课上根据教师讲授内容,借助教材、笔记和任务指南,对宪法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化理解。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完善知识体系,背诵重要概念和条文,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如宪法知识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并记录疑难问题。

(三)小组讨论

在多媒体上出示小组讨论的具体任务,任务要与精讲和独学内容相一致。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学情划分学习小组,每组4-6人,注意组员结构的多元化和合理性,确保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形成有效讨论。组内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复习收获,重点讨论疑难问题,如在宪法国家机构部分,对各机构职能的区分理解等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达成小组共识。如有无法解决的问题,留置全班对话解答。

(四)全班对话

各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包括知识总结、问题解决情况和新的思考点等。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提问,引发全班范围的深入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共性问题,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总结,升华学生的理解。

三、对分课堂模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时间管理困境

精讲留白环节易出现时间把控不准的情况,若教师讲解过于详细,会压缩学生独学内化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不充分;反之,讲授过简,学生不理解内化困难,讨论无法深入展开,影响复习效果。

(二)小组讨论失衡

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依赖心理,被动等待他人发言,不愿主动表达自己观点。同时,小组讨论易偏离主题或流于形式,只关注表面知识,缺乏对深层次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挖掘,难以实现思维的深度拓展。

(三)教师指导乏力

对分课堂要求教师在学生独学内化和小组讨论环节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动态,给予有效指导。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缺乏针对性和深度,无法充分发挥对分课堂的优势,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对分课堂模式下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学的优化建议

(一)高效备课,合理规划课堂时间

教师在备课阶段要研读教材,整合重难点知识,选取精简的典型案例,做到真正地高效备课。在课前精细设计四个环节的时间,明确讲授重点,合理预估学生理解时间,避免过度讲解。同时,给学生充足的内化时间,并在课堂讨论时合理安排小组讨论和全班对话时间,确保各环节紧凑有序,提高复习效率。

(二)强化小组建设与引导

科学组建小组,综合考虑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促进成员相互协作。在讨论前明确规则和目标,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监督,及时纠正偏离主题的情况。

(三)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教师应加强专业学习,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通过作业批改、课堂交流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精准定位疑难问题。在指导过程中,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反馈,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讨论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动力。

对分课堂模式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注入了新活力,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与操作流程,解决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助力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不断成长,提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 2014,12(5): 5-10.

[2]刘清华. 对分课堂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22): 51-52.

[3]赵婉莉. 对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本土教学新范式[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33(1): 47-5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