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AI智能体文心一言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探讨了国产AI智能体文心一言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以《夜宿山寺》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如何增添课堂互动乐趣、激发学生想象并深化古诗理解,以及作为课后巩固与延伸的得力助手。文心一言凭借其对中文语境的深入理解和本地化内容的丰富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古诗词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文心一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产软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心一言作为一款国产AI软件,不仅具备了一般AI工具的功能,更因为其对中文语境的深入理解和本地化内容的丰富性,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它更加贴近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能够更准确地解析和回应中文用户的需求。本文将以《夜宿山寺》一课为例,详细阐述文心一言这一输入式人工智能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一、以AI为翼,增添课堂互动乐趣
在探索教育创新的征途中,我尝试将AI智能体——文心一言,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以此作为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古诗学习之旅。我以《夜宿山寺》为引子,鼓励学生向文心一言发起挑战,提出诸如“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文人墨客?”“它又勾勒出了怎样一幅画面?”等问题。文心一言则以它那诙谐幽默又不失精准的言辞,一一回应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仿佛是一位穿越时空而来的智者,引领着他们在古诗的海洋中遨游。这种新颖的互动模式,不仅让孩子们眼前一亮,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古诗奥秘的种子。
在互动环节,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古诗的内涵。当有人问及“危楼高百尺”中的“危楼”具体所指时,我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借助文心一言提供的多媒体资源,如生动的图片、直观的视频,让孩子们在视觉的引导下,自行领悟“危楼”的险峻与高耸。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诗句的字面含义,更促使他们思考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色彩,使得古诗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文字堆砌,而是成为了一次心灵的触碰与文化的探索。
为了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韵味,我充分利用了文心一言的文生视频与文生图片功能,为《夜宿山寺》中的“手可摘星辰”一句,精心生成了一幅星光熠熠的夜空图景。当这幅画面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时,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阵阵惊叹,仿佛真的伸手就能触碰到那遥不可及的星辰。随后,我又通过文心一言的文生视频功能,将整首诗的意境以动画的形式缓缓展开,每一句诗都伴随着恰到好处的音效与画面转换,让孩子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古诗的韵律之美与意境之深远。
二、文心一言,激发学生想象,深化古诗理解
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意境的过程中,我巧妙地运用了文心一言的文生图功能,以此作为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我鼓励学生们根据古诗的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自行描绘出心中的画面。随后,他们利用文心一言的文生图功能,将这些脑海中的想象转化为具象的图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有的用色彩斑斓的笔触描绘出巍峨的楼阁直插云霄,有的则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繁星点点的夜空,还有的则通过巧妙的构图展现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山川的壮阔景象。这些图片不仅是对孩子们创作才能的展示,更是他们对古诗意境独特理解的直观表达。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笔者还尝试了文心一言的图生视频功能。我将孩子们创作的图片导入系统,通过图生视频的技术手段,让这些静态的图片“活”了起来,变成了一段段生动的视频。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以动态的形式呈现时,脸上的惊喜与自豪溢于言表。这些视频不仅记录了他们的创作成果,更通过动态的视觉效果和音效,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与情感。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还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文心一言,课后巩固与延伸的得力助手
课后巩固与延伸是确保教学效果持久性的关键环节。为了让学生在课后也能持续深化对《夜宿山寺》的理解,我充分发挥了文心一言的搜索研究功能。我引导学生们通过文心一言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进行自主探索。他们不仅找到了关于《夜宿山寺》的详细解读和赏析文章,还意外地发现了李白的其他诗作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们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学习。我引导他们结合地理知识,去探寻诗中所提及的山寺可能位于何处,以及那里的自然风貌如何;同时,我也建议他们结合历史知识,去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诗人的创作环境。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还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总之,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巨大潜力与价值。文心一言这一智能工具,不仅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和便捷高效的工具支持,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古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黎加厚、牟艳娜.迈向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行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4(4):27-32.
[2]刘昱彤,吴斌,白婷.古诗词图谱的构建及分析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20,57(06):1252-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