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英语文化类主题语境实践探究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当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高中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要使命。然而,传统的英语文化教学多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体验,难以真正理解和融入不同文化。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通过项目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项目化学习应用于高中英语文化类主题语境教学中,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感受文化差异,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高中英语;语境
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但在实际教学中,文化类主题语境教学往往存在形式单一、深度不足等问题,学生难以真正领略英语文化的魅力。项目化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操作和跨学科融合等,为英语文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能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英语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项目化学习的特点
项目式学习展现了一系列独特且深刻的教学特质,其首要特征在于真实性,它以学生生活中或社会现实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或情境为出发点,驱动学生投入学习。这些问题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又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实现学习与应用的深度融合。综合性也是项目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学科之间的界限,鼓励学生跨学科地运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涉及环境保护的项目中,学生可能需要运用英语进行资料检索和国际交流,运用科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等。项目式学习还具有显著的探究性,学生在项目中需要主动探索、深入研究,通过收集信息、分析数据、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等一系列过程,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跳出课本,走进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此外,项目式学习还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项目中,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制定计划、安排任务、选择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项目化学习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优势
项目式学习在促进高中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上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为学生创造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与各种文化紧密相连的项目主题,例如深入探索全球各地的传统节日,学生们仿佛被带入了真实的文化场景之中,得以更加直观且深刻地体会不同文化的独特韵味与魅力。这种体验相较于传统教学中的文化知识传授,更具生动性和具体性,有效避免了文化学习的抽象与割裂。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采取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主动搜集、分析并整合来自不同文化的信息,包括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等。这种主动探索的过程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挖掘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从而对不同文化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项目式学习强调跨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携手合作,甚至与远方的同龄人进行文化交流与分享。这种跨文化的互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文化的多样性,还教会了他们如何尊重并包容不同的文化观念,进而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项目式学习中的成果展示环节为学生的文化学习增添了新的动力,学生们需要将自己在项目中学习的文化知识进行整合,并通过制作文化海报、表演文化短剧等形式进行展示。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文化知识的记忆,还让他们在准备和展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文化意识,使文化学习成为了一种生动的实践体验。
三、传统英语教学在文化类主题语境教学中的局限性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针对文化类主题的教学存在着一系列显著的局限性,尤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成为制约学生文化体验的关键因素,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探索和互动的机会。这种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真正融入文化情境,无法深刻感受和体验文化的魅力,从而限制了他们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知。文化内容的碎片化呈现也是传统英语教学的一大弊端,在传统教学中,文化知识常常被零散地穿插在语言知识点的讲解中,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这种碎片化的呈现方式使得学生难以构建起完整、系统的文化框架,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实践应用环节的薄弱也是传统英语教学在文化类主题教学中的一大缺陷,传统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这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在实际交流中却难以灵活运用,无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还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的充分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进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对文化类主题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从而影响了文化类主题语境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英语文化类主题语境实践
(一)项目主题的确定与教材融合
在选择项目主题时,应确保其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以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1 LIFE CHOICES”单元为例,可以确立“探讨人生选择与成长之路”为项目主题。该单元围绕个人成长、目标设定和人生选择展开,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讨论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深入探讨不同人生选择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例如如何在职业选择中实现自我价值,或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在学习教材中关于青少年成长故事的篇章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制作一份关于“我未来的职业规划”的展示报告,探讨他们的梦想职业及实现路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核心内容,还能在项目中树立目标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教材与项目主题的深度融合。
(二)小组合作与细致的角色分配策略
在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中,科学的小组分组与明确的角色分工是确保项目高效推进的重要策略。以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单元为依托,可以设计一个名为“全球体育文化与健康生活方式探讨”的项目。在此项目中,学生将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体育文化展开研究,如美国的篮球文化、日本的柔道精神等。为确保任务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成员将被分配不同的角色。资料收集员负责搜集相关的体育活动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资料;文化分析员则需要研究这些体育活动如何反映特定地区的文化特质,例如棒球在美国文化中象征的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设计员负责将研究成果制作成有视觉冲击力的演示文稿或短视频;汇报员则承担最终的成果展示任务。通过小组合作与合理分工,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培养协作精神和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探索中加深对体育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
(三)多元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应用
在项目式学习中,有效整合并利用多种资源是推动学习深入的重要环节。以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单元为例,项目主题可以设定为“信息技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该项目的实施不仅需要深度挖掘教材资源,还应综合利用多元化的外部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信息技术前沿发展的相关内容,如人工智能、5G通信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观看权威纪录片或 TED 演讲,直观了解这些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学校图书馆的期刊和书籍资源也是重要的补充,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追踪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例如,在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时,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相关的文本内容,进一步研究教育机器人在不同国家的应用实例,并通过阅读学术文章了解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多元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应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能提升信息搜集、筛选与分析的能力,在探究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探究历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在项目式学习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其核心目标之一。以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6 THE ADMIRABLE”单元为依托,可以设计“探索伟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为项目主题。在项目推进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诸如如何定义“伟人”标准、如何评估伟人的贡献及其现代意义等挑战。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问题解决策略。例如,对于“伟人”标准的界定,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示例,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初步意见;随后,通过查阅名人传记和学术文章,进一步补充和修正观点。针对某些争议性人物的评价,学生可以设计问卷或访谈问题,采集不同人群的观点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伟人的影响,也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探究历程,学生不仅能够对教材知识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培养出独立思考、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成果展现与互动分享的价值深化
在项目式学习中,成果展示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效的总结,更是深化学习意义的重要环节。以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CELEBRATIONS”单元为例,可以设定“探讨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作为项目主题。在项目结束时,学生可以选择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例如,可以制作文化墙或海报,呈现世界各地节日的起源、庆祝形式及其社会意义;通过PPT汇报,详细分析某些节日如何促进社会凝聚力或文化交流;或者通过短视频或角色扮演,生动展示节日中的关键场景,如仪式、传统服饰或特殊习俗。此外,成果展示环节可以加入师生互动,例如由观众提问,学生回答,以促进对节日文化主题的深度理解和讨论。这种展示形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通过互动环节深化了项目的学习价值。
(六)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与自我反思的深化
在项目式学习中,评价不仅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手段。以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单元为例,可以设计“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与未来”项目,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需覆盖学习过程、团队合作和成果展示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评价中应注重学生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深度、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团队协作中的表现。此外,学生之间的互评是重要环节,通过分享彼此的项目收获、指出亮点与不足,可以帮助学生站在不同视角反思与改进。同时,学生的自我反思是深化评价效果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日志或报告,记录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与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在分析能力、逻辑思维以及表达技巧等方面的成长。这种多层次的评价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效。
结束语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英语文化类主题语境实践探究,为英语文化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他们在真实的项目情境中深入探究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当然,这一实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时间安排的科学性等。未来,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进一步完善高中英语文化类主题语境教学,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军.促进学习投入的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3.
[2]汪富金,陈法宝.基于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23,25(04):84-92+109.
[3]郭贵贤.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07):68-71.
[4]杨云.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以上外版高中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为例[J].现代教学,2022,(Z3):120-122.
[5]王燕平.形成性评价策略运用于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06):41-46.
[6]刘晶波.指向深度学习的项目式学习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2.
[7]马鑫媛.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2,(07):37-39.